为落实语文小课题研究,切实提高课题组内成员课题意识与教研能力,课题组成员王怡老师于2024年1月9号在三(9)班执教《陶罐和铁罐》一课,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参与了此次研究课,共同探讨批注式阅读差异教学的课堂实践。
王老师精心设计导入课题、检查复习、整体感知、品析对话、表演朗读、拓展写话,环环相扣,轻松自然。王老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来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精心预设整堂课。
教学中,王老师先让学生在陶罐和铁罐语音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旁做批注,感受陶罐的谦虚温和,铁罐的傲慢、轻蔑、恼怒。通过让学⽣自由读、分角⾊读等不同⽅式接触文本语⾔。在整个朗读感悟的过程中,王⽼师先让学⽣抓住重点词“傲慢”、“谦虚”等词进⾏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读”把情感表达出来。并⽤提示性的导语的跟进,让学⽣读出神态、读出画面,使学⽣结合自己的理解进⼀步⾛进⽂本,走进角⾊。这些实践点的落实促成了学⽣语感的形成,课堂环环相扣,学生学习的氛围活跃。
同学们认真听讲,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课题组的老师们认真听课并记录。
课后,课题组老师们集中评课,各位老师积极发言点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朱菱老师:这次我听了王怡老师《铁罐和陶罐》这一课,感觉真是别有一番风味!首先,王老师的教学方式真是别具一格。她和学生合作,通过反复分角色朗读,将铁罐和陶罐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仿佛能看到那个骄傲自大的铁罐和谦虚朴实的陶罐在眼前上演一出出精彩的戏码。在讲述铁罐和陶罐的优缺点时,王老师深入浅出,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都能明白铁罐虽然坚硬但易生锈,而陶罐虽然易碎但具有艺术价值。另外,王老师还巧妙地运用了互动环节,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像铁罐和陶罐的物品。从中比较它们各个长处和短处,从而明白这篇课文的寓意,但仍有部分学生显得较为被动,缺乏主动性。有些学生对于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背后的寓意理解不够深入,可能只是停留在表面。
吴小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老师让学生们深入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对它们命运的影响,以及这些性格特点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带来的后果。这种思考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让他们从故事中汲取到了宝贵的人生智慧。老师还通过互动环节,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们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此外,教师还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完善批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建议:可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背后的寓意,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见解。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课,无论是课题教学还是课题研究,都给老师们带来了更深刻的思考和领悟。
图文:吴艳佳
审核:朱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