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跨越·融合·创新——睢宁县科学新课标培训“立足新课标 聚焦跨学科” 暨市、县名师工作室联合研训活动

创建于03-14 阅读871

       3月14日,睢宁县小学科学新课标培训“立足新课标 聚焦跨学科”暨市、县名师工作室联合研训活动在新城区第二小学顺利开展。

        本次活动通过课堂观摩、沙龙研讨、专家讲座等形式,积极探索融合多学科知识、聚焦科学核心概念、发展学生跨学科素养的学习新样态。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波主任、科学教研员鲍燕主任、名师工作室李松叶老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来自全县直属小学、镇中心小学一线科学骨干教师约200人参加。

春日之美,在于厚积薄发;育人之道,在于砥砺前行;教学之理,在于研讨进取。

课堂观摩

立足新课标,共研跨学科。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六节科学课在两大会场同时进行,不同年级的展示课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韩梅玲老师的《八大行星》一课中,模型建构是核心素养科学思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地球与宇宙单元,更加需要学生能够利用建构模型的思维去了解认识地球与宇宙。    韩梅玲老师通过带领学生在纸带上建立按比例缩放的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和利用按比例缩放的大小不同的圆建立行星大小关系模型。让学生知道行星的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在其特定轨道上绕太阳运动。这个过程层层递进,严谨又细致,学生思维在逐步提升,体现了核心概念的科学思维的培养。

焦老师用视频聚焦日食产生的原理,并改进实验材料,让学生通过模型模拟三球运动,来简单分析日食成因。同时,通过日食观察仪的装置重现日食发生的过程,从而了解日全食和日环食的原理。

高老师由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猜一猜”常见的物品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过程中,石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多次实验,分别进行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检测试验,用验电球做人体导电实验、检验不同液体(自来水、纯净水、盐水)的导电性能等,让学生大开眼界。在知识拓展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探究到的知识,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课堂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

上课伊始,刘老师通过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认识了垃圾问题的危害,紧扣主题—解决垃圾问题,接着,学生们汇报交流自己的垃圾调查记录表,引导学生认识垃圾问题不仅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而且数量庞大,然后,刘老师向学生们讲解了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现场进行了一场垃圾分类挑战赛,学生们亲身体验如何将垃圾分类。实践中,学生们掌握了更多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顾老师执教的《厨房里的物质变化》通过对厨房中物质的观察描述及其发生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到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顾老师使用的教具新颖,模拟现实中的小厨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理趣结合,相得益彰。

邢老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引入,利用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假设。随后,邢老师鼓励学生自主选材、设计实验,引导学生逐步完善实验方案。数据收集完毕。最后,通过对不同现象的观察,学生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热传导”的规律。

教学沙龙

睢宁县城西小学沈龙校长对以上几位老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

专家评课

        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波主任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点评,老师们从中收获良多。王波主任高度赞扬了鲍燕主任和李松叶校长的名师工作室,有教师专业建设团队的理念,在活动整体的设计上,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王波主任也先后点评了几位老师的跨学科的科学课分析的很透彻,很明晰。在新课标推行之后,各个学科都非常倡导跨学科概念,但是独独科学学科有跨学科概念,这种跨学科概念更加聚焦于科学的本质。

讲座

中小学高级教师,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徐州市带头优师、睢宁县优秀教师、睢宁县名教师高飞老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徐州市带头优师李松叶开展专题讲座。

鲍燕主任对活动进行最后的总结:两个会场六位老师上的课是我县科学教学的缩影,我们期待年轻教师能借助这个平台走的更远!

    知之愈明,行之愈坚,行而有思,思而行远。每一个探讨的问题,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教学生命力的迸发;每一场活动的分享,都是教育智慧的传递。通过此次培训活动的开展,我们切实的认识了跨学科的“真面貌”,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我们将努力把跨学科学习设计理念融入教学,打破学科界限,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砥砺前行,携手共进!

阅读 8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