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
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常见的秋冬季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诺如病毒、水痘、手足口、流行性腮腺炎等,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让我们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孩子的健康。
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主要症状:潜伏期1--3天
发病期: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肠胃型流感。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效果。
2.切断传播源: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3.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新鲜空气;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甲型流感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流感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的流感病毒是甲型(甲型H1N1亚型和甲型 H3N2亚型)和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相较于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宿主众多,更易发生突变或重配,造成其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对人的致病性极高
主要症状:
甲流症状比普通感冒重,持续时间长,发热和全身症状明显,发热部分出现高热,体温达到39~40℃,伴有畏寒、寒战、头痛、肌痛、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
1.日常教育孩子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2.在甲流流行季,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3.去公共场所或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极少的病毒量便可引起发病。诺如病毒抗体无长期保护作用,人体可反复感染。
主要症状:
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预防措施:
1.家长一定特别注意学生饮食习惯,指导学生做好饭前便后洗手,掌握“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清洗双手。
2.我们时常吃的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洁干净,吃的食物要煮熟煮透。
3.出现呕吐、腹泻等肠胃症状,须向学校请假,尽早到医院就诊。痊愈后开具复课证明,再到校上学。
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儿童多见,到一定阶段会自然停止或自愈。该病传染性极强,但结痂后无传染性。多数患者恢复后可在体内形成抗体,不再感染水痘,但是体内潜伏的病毒日后被激活后可引起带状疱疹。
主要症状:
潜伏期:9~21天
发病期:1~2周,此期也是水痘传染期。
儿童:直接进入出疹阶段。
成人: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畏 寒等全身不适症状,持续1~2天后出疹。
整体病程1~2周,病程中可同时见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口腔、咽部或外阴等处黏膜也可有皮疹本病痊愈后一般不会留下痕迹。皮疹先发生于躯干、头部逐渐扩散至面部,最后四肢。通常躯干皮疹较多,四肢及面部较少,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刚开始为粉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成丘疹,再经数小时变成疱疹,基底部有一圈红晕。对于恶性疾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重症水痘,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皮疹多且易融合成大疱型或出血性水痘。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既往未患过水痘、未曾接种过疫苗的青少年和成人,面临水痘病毒感染风险,建议接种水痘疫苗。部分省市目前推荐适龄儿童按程序接种两剂水痘疫苗:满18月龄接种第1剂,满4岁接种第2剂。超过4岁但既往仅接种过1剂疫苗的儿童,建议补种第2剂疫苗。
2.发现自己或孩子出现发烧、出疹等不适症状时,应考虑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就诊时请佩戴口罩。如确诊为水痘,应居家隔离治疗,防止传染他人,隔离期直至水痘疱疹全部结痂为止。
3.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要定期采取洗、晒、烫、等方式进行清洁、消毒。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也称“手足口综合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患病。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主要症状: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和全身发热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3.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流行期间在家隔离,不和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冬春季为高发季节。
主要症状:
潜伏期:3-10天,
发病期: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家长一定特别注意学生饮食习惯,指导学生做好饭前便后洗手,掌握“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清洗双手。
2.我们时常吃的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洁干净,吃的食物要煮熟煮透。
3.加强锻炼,提高学生抵抗力。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有流行,各季节常见,多发生于儿童。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大多数起病较急。
主要症状:
伴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提高免疫。
预防措施:
1.在腮腺炎流行期间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
2.家长应尽早对学生进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
3.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要密切观察。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
传染病我预防
1.保持手卫生
保持良好的洗手卫生是预防季节性疾病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洗手液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多喝开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
3.开窗通风,常晒被子
要保证一定时间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学生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家长可在每月末把幼儿的被子带回家清洗、晾晒。
4.积极参加户外运动
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学生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增强学生的体质。
均衡饮食
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
春天是孩子长个子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而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会阻碍钙在体内的吸收代谢。
2.多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多让学生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大部分绿色蔬菜及红黄色水果中都富含大量维生素,建议孩子多吃。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3.多吃粗粮、杂粮
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添衣御寒
昼夜温差要添衣。家长们不要等冷空气来了再添衣。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的时间、降温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其中最典型的感冒、消化不良等病症往往在冷空气到达前就进入发病高峰。因此,天气预报冷空气来袭之前的24~48小时,就应该开始给孩子添衣了。
为保证学生在校的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让我们一起细心与耐心
提高预防意识
培养良好习惯
坚守病毒防线
共同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编辑:王 雪
复审:刘 晶
终审:刘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