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温度

岁月留馨
创建于03-14
阅读 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今晚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晚上十点多钟,路过客运站,路边的人行道已经搭起雨伞。几家卖煮粉、烧烤的小摊在那里正常营业,吃东西的客人稀稀落落,四个小摊,每个小摊仅有1到2个人正在嗦粉。穿过遮雨的大伞,看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在端着一大碗粉,幸福的喝着热腾腾的汤水,突然间有一份莫名的感动和欣慰。

▲春节来临,书写爱好者展示一技之长,还能增加收入。正在写对联的书者原话说是摆个小摊“找点鞭炮钱”……

▲年货市场一片红,摊主早早就布置妥当,只待销售长红……

星光不问赶路人。我在想这个小伙子这个时间段为啥还在这里吃这碗粉,在这个毛雨漂零寒冷的夜晚,要么是正在赶车的人,要么是风雪夜归的人,这个时候还在这个地方以一碗粉的味道填饱饥饿的肚肠,想必他正是在为梦想而执着奔赴的人。
车站附近一直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难点,每晚上十点以后或者是12点以后,城管加班的人员下班开始,摆卖摊点的摊主陆陆续续又来到这里,支起小桌子,架起小炉子,为一家人的生计忙碌到天亮。而每天凌晨,环卫工人为一地的垃圾和污染的地而又得辛苦很久。

▲城南唯一稍宽畅的人行道路,在年前划为临时年货市场,人潮汹涌……

▲金龙湾市场周边是村民们展示手艺的场所,这些手艺酿就了他人的甜蜜与耕耘了自己的生活……

作为一个城市管理的参与者,我对这些小摊小贩一直带有份宽容之心,觉得他们也不容易。在没有来这个部门工作前,作为一个食客或是一个路人,觉得他们确实方便了很多人,特别是夜间在外活动的人。但总是不守规矩,占道经营,污染路面,屡劝不听,把一个干净整洁的人行道搞得乌烟瘴气,或是把一个良好的公共环境弄得地面油渍满满,污染了环境,更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形象。作为管理者,多次调研劝导没多大效果后,对他们是有些抵触的心理,想彻底的进行整治,不合理不合规的现象必须回归本位。
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这些摊贩在这个地方经营了十几年,甚至20年,为什么能够有那么强的生命力让他继续在这里经营活动,必然有他存在的理由和道理。我多方打听问城市管理的执法队员,也在几个深夜的晚上路过时驻足观察,主动探问这些摊贩经营者,他们的想法和他们的收入情况。知悉情况以后,心情愈发沉重。一些摊主对执法管理极不配合,消极应对,经常是口头上承诺答应配合,但实质上却是敷衍,甚至偶尔还辱骂管理人员。在执法管理维护城市形象、环境卫生和群众的利益之间,怎么样去平衡,确实是一个难以取舍的困惑。

▲各类竹器,编织了各的自美好与向往,也背起了很多人的衣食住行和明天……

我所有的这个小县城,街道狭窄,人口密度极大,城市的发展在规划上没有遗留有可以疏导利用的土地和空间。这些经营的小摊点,他们都是晚上通宵经营,身后是一大家子人的生计。别看这个小摊小点,投入少的一个小摊点,每个晚上三五百块钱的利润足以养活他们身后的一大家子人,这家子人里面同样有衣食住行,同样有诗与远方。如棵“一刀切”把他们完全的驱赶,不让他们在这里经营,他们要么四处与你打游击,推着小车车到处跑,更加的混乱,也影响了一众需要消费的夜行人的便利。弄得太严了,也就断送了一家人的生计和出路,阴断了一波人的希望和期待。

▲人生海活经,花花草草,生活从来不缺乏情趣,过年更不能缺少……

深知群众生活不易,特别是社会底层群众的艰难,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固然需要维护,但是这个城市少部分弱势群体,或者是说低收入群体的一些利益也要衡量,也要考虑。也因此,在这个管理和执法过程中,就得有份包容心,合理的让这些不合规矩的存在减少对公众利益的影响。我知道“治乱世需用重典”,但是对这样轻微的违法行为,并且是靠着勤劳不等不靠,省吃俭用辛勤劳作的人,我们又怎么能够用“重典”呢?
作为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和执法者,很多时候我们也在困惑中慢慢变得不知所措。谁对谁非,谁是正确的?站在公共利益的层面说我们这样容忍或者说忽视,肯定不对。但是站在群众的角度来说,我们管的过多,管的过宽,执法太严,把他们逼入死胡同,阻断了勤劳人的生计,断了他们的希望,确又不应该。

▲卖气球的大姐,优雅自然地走过小巷,那庞大的气球占据了街道的一半上空,远远就会 给孩子们来去冲动……

所以有些时候很困惑,夜不能寐,只能尽可能的心存善念,包容一切,既容忍他们的一些不合规的存在,也劝导他们,尽可能服从管理,在尽可能不影响公众利益的情况下,允许一些违反城市管理的现象的存在。多次的调研后,对经营者约法三章:加工的小摊点必须放防油垫,避免油污直接污染路面;摆放的桌椅必须留足行人通道,不能全部占用,逼着路人去走马路;每晚十点半以后才默许临时占道经营,时间不能超过凌晨6点环卫清扫保洁的最晚时间,并自行清洗路面;自行配备相关的垃圾桶,所有的餐厨垃圾必须自行清扫,不能随意乱扔乱倒;根据管理需要暂停营业时一律服从安排。摊户对这些规定慢慢接受并支持配合,这一段路的乱象开始规整起来。
今天晚上跟一个同事说起的另一件事,也更让我很难释怀,一个居民户反反复复的投诉说,楼下100多米的路灯,晚上通宵亮着,影响了他的睡眠质量。而且看到灯光,他始终睡不着,投诉要求路灯所把路灯拆除,投诉多次以后,路灯所做了很多劝导工作,但当事人不达目的不松口,反反复复在平台上投诉。无奈之下,路灯所关了他楼前的灯光,但影响了街道的整体照明。但是事情到此并未结束,当事人继续在公务平台上投诉,又要求把旁边的灯也拆了,既可以省电,又能够不影响他的睡眠。路灯所的同志忍无可忍,但是后面还是低调处理。通过这个事,我在想哪天我们把两边路灯都拆了,后面当事人会不会要求公安机关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要求十点钟以后不能通车,以免噪音也会影响她的睡眠呢?

▲街边空地支起的简易灶台,正在酿造熟悉的甜蜜,土法制作传统红糖,是这一方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这就是一个城市管理者的困惑,也想执法如山,对违反规定的人毫不客气动用行政权力,制止所有的一切违法行为。但很多时候,又受制于内心的不安,觉得情有可原。也许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执法者,或者是管理者。因为这种包容心与执法的力度之间经常存在理解的歧义,或者说是执法的温度和力度。水至清则无鱼,何况城市管理工作,特别是市容市貌的维护少了不直接影响和断决了部分人的即得利益,加上执法的水平和能力,时时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作为当事人,经常被贴上粗暴执法、缺乏包容的标签,夹在期间,左右都不受待见。

▲两只土养的大鸭,不问凶吉,反正也到城市招摇了一回,即便除夕问斩,也要昂头挺胸……

但我想有些放手的做法,或者说包容性的执法,只要真正维护了大局利益,只要不造成对大环境的过多影响,那么允许留一些人间烟火,留一些管理的温情,留一些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空间,我想这更该是一个城市该有的担当。去年淄博烧烤之所在国内出圈,引网络流量两个多月,实质是广大市民确实需要人间的烟火味道。
一个城市就该有他的温度,这温度不是有多少高楼大厦,有多宽的马路和多少星级酒店,而是那让人留连的烟火味和人情味。我想,今晚小伙子在这街头喝下那碗热腾腾的汤,才是一份真正的幸福。

▲大红灯笼高高挂,万象更新,回家的人们,正满怀热情,迎接一个新春的到来……

阅读 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