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渎传千载,城拓沐海风。3月13日,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组织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护理驻点班的学生们参观“中国海盐博物馆”。为了加强大学生对“海盐文化”的深刻理解,共同探寻盐城海盐文化以及中国海盐文明的发展进程,市三院群团和社会工作部汤婷主席积极联系中国海盐博物馆预约团队参观,中国海盐博物馆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热情。博物馆为团队安排了讲解员。
一进门,空旷大厅的浑厚气氛与气势磅礴的背景音乐给人庄重的讯号,瞬间从外界的燥郁中转为置身浓厚历史气息的室内。与中国海盐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全面系统地反映和研究中国海盐发展史,介绍、研究中国海盐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最新成果,收藏保护和陈列展示中国海盐历史的文物和资料,科学地表现与再现中国海盐文化的丰富内涵,高标准地构建盐城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如出一辙,中国海盐博物馆陈列分为五个部分:序厅、第一展厅(生命之侣)、第二展厅(史海盐踪)、第三展厅(煮海之歌)、第四展厅(盐与盐城)。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和研究中国海盐文化历史资料,反映和展现中国海盐历史文明。目前,博物馆共收藏有文物及资料18000件,多为新石器时期至明清时期盐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还有反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盐城地区革命斗争史的革命文物4000多件。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见到了原本只是在书本上听说过的良渚玉器,透过玻璃窗,那一件件文物就是一段段历史;各种形态的盐静置在形形色色的器皿中。无论是微黄的粗盐,还是洁白的精盐,都是傍海而生的劳动人民勤劳的结晶。海盐,系出水脉江南,因求盐而向海,开拓出一片海陆之间的江山盛景。
纵观中国历史,在春秋时期的文物“戎生编钟”和“晋姜鼎”上还有关于当时食盐贸易的盛况的记载,食盐贸易以及盐税为维护古代中国各王朝的统一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持。马克·科尔兰斯基在《盐》一书中说道:“现在看来,为了盐而打仗非常愚蠢,不过以后的人们看到我们今天为了石油而打仗,也许会有相同的反应。”由此可见,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盐城的盐业在历史上对国家财政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盐城仍是中国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而对海盐文化的传承,便是这一代青年的重任。
通过讲解员对这些文物的解说,让我更清晰的了解了我国海盐发展史及海盐文化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海盐博物馆的参观,我相信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感叹历史,有的人反思历史……总之,我们会一直探索,了解更多的历史。
——团支书 董文炳
非常荣幸在我的故乡有一座以中国为名的海盐博物馆。我的家乡以盐做名称为盐城。自古以来,先人煮海为盐,以盐兴城。现在我们品盐文化,以盐律己。海盐文化奠基了我们城市的基础底蕴,给予了我们最强硬的后台支柱。在讲解员的介绍中,我感悟到了,这是一-种归属感。用俗话讲,一去博物馆就觉得自己见证并参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种莫名的归属感和满足感,这就是我们可以赖以生存的根。在这个飞速进步的时代里,我们想要发展、想要飞跃,就不得不夯实、沉淀自己。历史经验是个跳板,为了更高远寥廓的钴蓝天空,我们需要借力,那便不如回眸远望,毕竟向后看得越远,就能向前看得更远。
——心理委员 刘相莹
活动结束后,张亚军院长说,要了解一个城市,最便捷的方式莫过于去当地的博物馆,最直观地感受历史变迁和地域风情。通过这次文化之旅,我们认识到历史存在的价值不是让人唏嘘她有多大年纪,她的风华正茂与人民生活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带领人们去探索彼此的心灵,反思自己所身处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