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知识宣传

林甸县东兴乡中心小学
创建于03-14
阅读 4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近年来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高发疾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已成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居民        要增强健康意识,有效预防慢性疾病。

什么是慢性病

    “慢病”是慢性疾病的简称。医学上讲病程超过三个月以上的疾病视为慢性疾病。从疾病控制的角度讲,我国慢性病防治管理的范畴包括慢性非传染病和慢性传染性疾病两大类。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发病较广。

慢性病的发病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

    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喝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运动

慢性病的危害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预防慢性病的方式


(1)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2)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3)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4)讲究饮水卫生。

(5)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6)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7)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8)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

(9)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

(10)坚强运动与锻炼。

膳食营养

    践行“三减三健”有效防控慢性病!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如高盐、高油、不当膳食和缺少锻炼等是当前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健康的生活方式

NO.1减盐行动

(一)认识高盐饮食的危害

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二)控制食盐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2-3岁幼儿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


(三)使用定量盐勺

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的口味。使用定量盐勺,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


(四)少吃咸菜多食蔬果

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建议每餐都有新鲜蔬果。


(五)少吃高盐的包装食品

少吃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建议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


(六)逐渐减少钠盐摄入

减盐需要循序渐进,味觉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七)阅读营养成分表

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


(八)外出就餐选择低盐菜品

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九)关注调味品

建议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


(十)警惕“藏起来”的盐

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咸味,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建议少食用“藏盐”的加工食品。

NO.2减油行动

(一)科学认识烹调油

烹调油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但过多脂肪摄入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二)控制烹调油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


(三)学会使用控油壶

把全家每天应食用的烹调油倒入带刻度的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总量。


(四)多用少油烹调方法

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凉拌、急火快炒等。


(五)少用多油烹饪方法

建议少用煎炸的方法来烹饪食物,或用煎的方法代替炸,也可减少烹调油的摄入。


(六)少吃油炸食品

少吃或不吃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油,和少点油炸类菜品。


(七)少用动物性脂肪

建议减少动物性脂肪的使用数量和频次,或用植物性油代替,食用植物性油建议不同种类交替使用。


(八)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

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


(九)不喝菜汤

烹饪菜品时一部分油脂会留在菜汤里,建议不要喝菜汤或汤泡饭食用。


(十)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

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选择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NO.3 减糖行动

(一)减糖来减添加糖

各人群均应减少添加糖(或称游离糖)的摄入,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二)认识添加糖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都是蔗糖。


(三)糖的危害多

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多摄入会造成膳食不平衡,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风险。


(四)控制添加糖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


(五)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六)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

婴幼儿建议喝白开水为主,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


(七)减少食用高糖类包装食品

建议减少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在加工过程添加糖的包装食品摄入频率。


(八)烹饪过程少加糖

家庭烹饪过程少放糖,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减少味蕾对甜味的关注。


(九)外出就餐巧点菜

在外就餐时适量选择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拔丝地瓜、甜汤等含糖较多的菜品。


(十)用白开水替代饮料

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饮用1700mL(约8.5杯)水,女性最少饮用1500mL(约7.5杯)水。

健康口腔

      一口好的牙齿不仅健康,笑起来也好看,健康口腔指的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成年人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每年一次,每天早晚刷两次牙、餐后要及时用清水漱口、少吃含糖食物以及碳酸饮料。

健康体重

       管住嘴、多动腿,通过合理饮食与科学运动即可保持健康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提倡安全减重、定期测量体重指数。健康体重对骨骼健康也很有帮助,健康骨骼、避免骨质疏松和其并发症。

健康骨骼

      预防骨质疏松,要多吃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少饮酒不吸烟、老人要预防跌倒、高危人群要早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平时也要多晒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责编:吴   岩

审核:李海军

终审:李玉林

阅读 4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