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

踏雪王瑞玲
创建于01-27
阅读 928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们50后的这一代人,应该是当代中国艰难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亲历者。这段悲壮苍凉,气氛伤感的视频,唤醒了我多年来沉睡在记忆深处不堪回首的往事,引发了我对我们50后这一代人坎坷命运的悲鸿回眸。

我们这代人,用当年的话说,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事实也正是如此:脖子上佩戴着红领巾,手里高举着少年先锋队队旗,嘴里高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神情庄严地列队而行——这就是我对少儿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是伴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那高昂庄严的旋律,在今天的年轻人少不懂事的年纪,我们这代人就开始领略到世道的艰难——政治斗争的残酷,饥寒交迫的艰辛……

1957年举国上下全面开展反右斗争时,我也就是一周岁。但是对右倾这个词很熟悉,因为后来在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对被划为“右派分子”的人进行全面复查,将被错划为右派的人平反。那时候我就已经参加了工作,所在单位也有被平凡的人。

而后不久,就是“三面红旗”运动。一方面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在电台的广播里,报纸上,大街小巷的墙壁上和大中小学的课本上高高飘扬。大炼钢铁,另一方面则是近年出版的党史所记录的那场导致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全国范围的大饥荒。于是,“三面红旗”和高举“三面红旗”年代的饥肠辘辘,便构成了我们这代人少年时代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记忆。

1963年至1966年5月的四清运动。当时我刚好上小学。這場运动,在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开展的一次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运动。四清,在农村中最初是“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 ,在城市中最初是“五反”-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后统一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这一运动对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把许多不同性质的问题都当成阶级斗争或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干部和群众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紧接着是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大院内张贴的一张大字报的标题,标题全文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随之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那个狂热的年代,最响亮的口号是“让我们怀着三忠于,即:忠于革命、忠于党、忠于祖国,四无限:无限尊敬、无限热爱、无限崇拜、无限敬仰。的心情,敬祝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导师、伟大舵手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最引人注目的风景是大街小巷,满墙上铺天盖地的大字报,男女老少齐上阵,同样记忆犹新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这些充满斗争意识的“最高指示”和在阶级斗争这条“红线”指引之下所提出的“谁反对毛主席,就砸碎谁的狗头”,“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将他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这样充斥血腥与暴力,足以让今天精神脆弱,动辄“深感震撼”的年轻人闻之色变的“革命口号”。

大跳特跳“忠字舞”,向伟大领袖表忠心。“忠字舞”作为一种表达对伟大领袖忠心、忠诚的歌舞形式,曾一度风靡全国,充斥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这种特殊历史时期下产生的特殊歌舞,是当时历史的见证。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对毛主席个人崇拜的热潮,“忠字舞”作为向毛主席“献忠心”的表现之一,遍及全国城乡。 人们胸前佩戴着毛主席像章,手捧毛主席语录,围成一个象征“忠心”的圆圈,唱语录歌,跳忠字舞,实现“忠字化的红海洋”。

文革中,每天“早请示、晚汇报”的仪式中要跳忠字舞,学生早操时要集合先跳忠字舞才可以开始上课,公社社员要在每天的上工和收工时集体跳忠字舞,农民生产收割之时也要跳忠字舞,公社和学校还要进行忠字舞的比赛和汇演,一边舞蹈一边歌唱颂赞毛主席的歌曲,以表达对毛主席伟大领袖的无限热爱、无限敬仰、无限崇拜、无限忠诚。

忠字舞动作简单易学、激昂亢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伐都是为表现忠心而服务的,其动作不仅要表达舞者的狂热崇拜之情,更要表现其坚定的政治立场。

忠字舞的艺术性并不强,它主要是展现对伟大领袖的无限忠心这一主题。舞蹈动作设计简单粗糙,以机械、生硬、直白、简单为特点。所以凡能走路者便能舞之,上至八九十岁的耄耋老者,小至四五岁的幼儿,都能学会。如果昨天的悲剧,今天有人看了好笑,

而与伟大领袖“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些谆谆教导,一时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进入记忆深处并纠结于心底的,则是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举目无亲,有家难回的凄楚……。我是农村的家还真没有这资格!

文革十年正是我的青春少年时代,作为当时所处的年龄的我,本应该好好在学校里认真读书,可是非要我们罢课了闹革命!天天写大字报,批斗老师。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直到初中的三年我们学到知识寥寥无几!

1972年社会去稳定了,各行各业都回复了正常,就在这年我上了高中,我最深刻的记忆,这是我学生时代所享受到的最为奢侈而难得的两年平静,就是临近毕业时1974年又开始了批林批孔批周公,一直持续到1976年四人帮被打到!

经历了买什么东西都要用票证的时代。

票证时代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来购买东西的时代。

上世纪50-70年代末:曾经,一票难求

解放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商品。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中国老百姓进入了漫长的 “票证时代”,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工业券……各式各样的票,成了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障。

1975年我参加了工作,当时在商业,做会计工作,每月发工资还要代发,油粮票、肉票、布票、棉花票、还有线票、糖票,居民当时还要有粮本、煤本,出差出省还要要带全国通用粮票,不然吃饭就是个问题。那时候吃大米饭、饺子及吃鱼吃肉就像过年过节一样,有的过年也吃不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供应有了根本性好转。至1985年前后,凭证凭票供应的除粮、油及电视机、自行车、洗衣机等大宗商品外,其他各类商品基本上敞开供应。直到1993年,粮票正式谢幕,这段凭票供应的历史——“票证年代”宣告终结。


亲历了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后,至今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身边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从我们最直接的衣食住行用看改革开放的变化。

现在我们的餐桌上琳琅满目,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追求吃得健康。还要讲究饮食结构、营养搭配。大鱼大肉、大米、白面都吃腻了,粗粮成了新宠;还有过去一件衣服穿多少年,(新三年旧三年缝补补又三年),看现在家庭里的衣橱柜人手一个,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我们不仅要穿暖,还要穿得漂亮、时尚。衣服多得可以进行时装表演,服装品牌应有尽有,凡是世界上有的款式服装没有中国消费市场找不到的,随便买,甚至还有国家时装精英将中国元素的旗袍和唐装推向世界,形成了中国风的流行时装,让国人为之骄傲;现在基本上家家都用上了天然气,集中供暖,告别了烧蜂窝煤的时代;(现在再也看不到摇煤球、推着双轮车送蜂窝煤得了);

再看行,过去日常出行主要靠两条腿,当时自行车都不多,(因为当时买自行都要票),村里要是来一辆小轿车大家都觉得稀奇,(大官才能做小轿车),1986年前我的老家在七道河,刚参加工作时那几年回趟家特别不方便,一天就一趟车。现在公交车村村通,一天往返好几次,另外家庭基本上都有了汽车,农村也一样,每到晚上街道两边汽车停的满满的,出行乘飞机、高铁、轿车任你挑选;群众的出行真的是快捷方便了。住的是分配的公房,比较拥挤,没有住宅高楼和电梯;用的变化就更大了,多的一家好几辆;

在看用的,1986年我结婚买了一台18英寸的彩电,很多人还很羡慕呢,当时我爸爸家看的是12英寸的黑白的电视、电脑、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当时都很少,一是没钱买,再就是当时有钱也买不到,因为都要票!(我记得1985年12月当时怀柔最大的兴益商场开张,顾客夜里12点去排队抢电器票);现在家家电器齐全,彩电要多大有多大,冰箱都是双开门的,而且很便宜。

衣食住行说完,再说一说当时人们的娱乐活动,其实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娱乐活动,人们大多都是聚在大街上聊天。在农村,每个村里能有一户买上电视的就能引起轰动。86年前我家在七道河(我的父母在七道河教学)我记得是85年买的12英寸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左邻右舍都到我们家看电视;

还有电子通信四十年的变化是最大的。40年前人们之间的主要联系方式是写信和去邮局往单位打电话,有急事拍电报;移动手机等等在四十年前不敢想象。再看现在人们交流、交际一切都很方便。快捷支付,电子阅读,智能化的机器人和其它电子产品也成了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现在我们人手都有手机,网络一直通到每一户,通讯交流便捷而又顺畅,老人都会玩微信微信,国家大事比新闻还快, 天南海北像没有了距离;

百姓住房也在不断更新,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飞跃,电梯普及,居住面积提升,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的平安祥和,市场的经济繁荣,物资的丰富多样,最重要的是我们医疗有保障,不为患病而担忧,还有稳定增长的养老金,让我们的生活富足、无忧。政府还为离退休人员开办了老年大学,让许多有业余爱好的离退休人员,退而不休,老有所为,老有所好,老有所得,老有所乐,使我们晚年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过得充实而快乐 。所以说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生活在这个年代,为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我们的国家感到最大的骄傲和自豪!之所以自豪:作为一名中国人, 我强烈的感受到了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以上这些只是改革开放40年万千家庭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国家40年的变革与发展给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的春风如阳光雨露,沐浴着千家万户,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体会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改革开放四十年再看我们怀柔的变化,应该说有目共睹!如今的怀柔,科学城核心区工地建设如火如荼,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一大批科学装置和交叉科学研究平台陆续开工建设、国际会都雁栖岛气势恢宏。

改革开放放后的几十年,无论个人小家还是国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让我们从不富裕走向了小康,从相对落后走向了文明富强。几十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回顾方方面面的变化,作为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激动和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阅读 928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