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意盎然、如诗如画般美好的阳春三月,北关小学组织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校的教师们共赴一场春日的盛宴。
本次活动中,数学组(李凤鹏老师和王旭东老师)精选了《圆锥的体积》这一课,语文组(陈芳老师和刘建玲老师)精选了《藏戏》这一课。
课的内容虽然是相同的,但各位老师的风格却是不一样的。由于每位教师教学经验不同,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差异明显,对所教内容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
授课环节
李凤鹏老师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合理平台,先复习旧知,情境导入新知,通过直觉猜想—实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的探索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知识的巩固练习中,李老师结合教材,练习题由易到难,并适度进行拓展,让学生思维上有一定的提升。
假设和猜想是科学的天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假设和猜想。基于这样的认识,王旭东老师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借助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充分观察“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后,再大胆猜想它们的体积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关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陈芳老师执教的《藏戏》,《藏戏》这篇文章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写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的特色,表现了藏戏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本节课开课伊始,陈老师从欣赏不同剧种的戏剧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一起梳理藏戏的来历以及它的特点。在不断地交流反馈中孩子们了解了藏戏的形成,体会了它的艺术形式和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刘建玲老师主讲的《藏戏》,首先以藏戏的起源和相关图片导入,之后进行四人小组的自学,找出关于藏戏内容,归纳相应的段落,理清课文的脉络,总结出藏戏的三个特点。这节课,既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表现了平实、扎实、真实的独特个人风格。
说课环节
课后,四名教师针对本节课进行了课后反思。"同课异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风格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没有对与错,没有好与坏。各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较好地展示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使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教学艺术的魅力。
议课环节
接下来的议课环节,也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各位老师及时进行研讨,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效的总结,使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赵小君校长进行了总结。他明确指出,同课异构既有利于教师切磋交流、探讨规律、实现目标,又有利于教师各显本领、各展所长,还能让教学异彩纷呈、方式多样,是一种有效的新教学形式,能加强教学交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深入地推进小学课程改革,并对这次授课的四位主讲教师给出了高度的评价以及肯定,也希望老师们能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努力,继续秉持初心,扎扎实实立足教学,砥砺奋进,上好每一节课。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大练兵,全体教师形成一个重视课堂、研究课堂、向课堂要质量的良好氛围。教师们通过同伴互助,博采众长,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也促进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编辑:闫爱爱
指导:赵俊兰
审核:赵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