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促学习 交流共成长——海口市琼山文庄第一小学第三周数学教研活动

绿色文庄
阅读 104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万物复苏,花红柳绿,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教研,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们积极投身于各项教研活动中,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可以有效促进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在交流中,教师们纷纷踊跃发言,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都积极地把自己融入到讨论的氛围中,针对备课主题,结合课标、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大家的教学智慧,达成共识。

    一年级数学组全体老师集中在办公室观摩了《数数、数的组成》这一课,课后,老师们进行集体研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从1数到20并知道数的组成基础上进行教学。袁老师在课堂上先通过摆小棒,直观认识几十几的组成,接着提出“二十九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通过猜想、操作、解决,重点放在几十九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的教学难点问题,再通过“10根10根地数”,认识整十数,结合小棒图片展示,给出“10个十是一百”的结论。

    研讨: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几十九添上1是多少,要突破这一难点,老师在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数一数,同时给一些数字让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渗透“满十进一”的数学思想。

        今天二年级组的数学老师集中在办公室观摩了《几时几分》这一课的课例。之后,老师们针对课例交流了听课体会,并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本节课重点是使学生能根据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置,正确说出该钟面表示的是几时几分,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上老师们认为对内容做了以下几点调整:

1.课前复习中增加一项操作练习,反复让学生在学具钟上拨整时,边拨边说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是几时。

2.学习例3时,出示7时整画面,分针走动,至7:15时停止,让学生说出时间,并说出是怎样判断的。接着时间一步一步停止在7:15、7:30、7:45,在这过程中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几时几分,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生活背景中,通过一步一步的观察,体验时间的变化,明白真正的时刻,清楚地看出时针在数字几和几之间,就是表示几时多,然后观察分针指着几,就是几个5分。

3.而最难的就是几时55分,如例4中的7:55分,学生很容易说成是8:55分,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7:55时针大约指着8,学生便认为是8:55,这是学生对旧知识的迁移、运用。针对这一难点就充分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以设计以下一些教学环节。先让学生拨8时,然后往后倒退5分钟,问:“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刻有没有到8时?”学生异口同声说:“没到?“那么应该是几时多?”“7时多”,然后观察分针位置,指向11表示55分,教学7时55分就水到渠成了。最后让学生总体观察7时55分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使学生明确7时55分是8时没到,还差5分钟就到8时,很接近8时了,所以时针基本指向8。在练习拨一拨的环节中,让学生在拨几时55分时,先想一想马上到几时了,先拨好几时,再往后退5分钟,学生用这个逆向思考的方法基本全能拨对。在看钟表时遇到几时55分的也用这种逆向思考的方法,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扎实。所以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如果可以有机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那么学生的思维一定会更灵活,更深刻。

4.给学生提出推荐性作业:每天多让学生看着家里的钟面说时间给爸爸妈妈听。例如,每天自己起床、上学、午餐、放学、晚餐、睡觉时钟面上是几时几分。发动家长配合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直到能熟练正确说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这样,学生学以致用,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中养成珍惜时间、按时作息。

    今天三年级数学老师聚集办公室,观摩钱春芳老师《认识吨》一课。钱老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体验、分析、推理、估计、想象,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以具体的实物建立‘吨”的表象,让学生确实感受到“1吨”是很重、很大、很多的。让吨的单位换算融在“动物体重”的估计与转换之中。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四年级数学组在办公室观摩吴正宪老师的课例《乘法分配律》。吴老师的课就像和学生做游戏,讲故事,聊有小主题的事情那样娓娓道来,自然流畅,孩子们说着说着就会了,错着错着就对了,让人有静待花开能开满园的美好心境!

        苏玉芬老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在课上提供了多角度素材,充分尊重学生感知,让学生大胆的说,充分的想,激烈的辩论,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从算式到画图再到整理文字、字母表示,逐步地抽象概括出本质,这样的建模是有力量的,是有根的,有生命力的。

       许蔚玲老师:吴老师的课魅力四射还在于她课上的每一句调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话语,总是那么温暖舒适似春风十里,总是恰到好处有点石成金之妙。

        吴晓燕:这节课吴老师的话都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和学生站在一边去解决问题,孩子们在被理解的支撑中,得到了自尊感和归属感。情感上的温暖链接促进孩子们愉悦地专注投入到每一个学习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达到了学习效益最大化。

    五年级组的数学老师集中在办公室观摩了《单式折线统计图》这一课的课例。之后,老师们针对课例进行研讨:

    王佳佳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旅游,帮助学生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刘梦莹老师: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在整个教学中,毛老师紧扣统计教学的本质进行教学。

    叶容老师:教学中,毛老师安排的两个练习都是非常恰当到位的,特别是第2个练习的安排,统计第25~28届奥运会我国金牌、银牌和铜牌的获奖数据,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又巧妙地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

    作业设计研讨:本例题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单式折线统计图综合实践作业,比如体温变化、股票、植物生长变化等背景的折线统计图,重视把学生从过多数学作业中解脱出来,创新多层次作业形式,使学生的数学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

    举行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和提升教学技能、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能取长补短,不断成长!

策划:冯烈军

图片、文字:各年级数学备课组长

整合:王佳俐

审核:苏运燕

阅读 104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