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究,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3月13日,城关镇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会在内乡县第二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共有两名教师参与授课,教师们准备充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各有特色。老师们挖掘课程资源,有补充有超越;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指向教学目标,并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阅历,有引导有提升;把教学扩展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增加了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课堂上,老师们努力建构民主的教学氛围,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大挚友角色,以倾听、陪伴、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沟通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以学生的立场设计教学问题。课堂在师生间民主、和谐的对话场景中生成,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不但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更得到了情感的培养、思想的教育。
杨楠老师设计《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时,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落实课改精神,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购物是有许多学问的。课堂上采用谈话、合作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在购物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会选择价格比较合适的商品,初步具有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并知道在购物时出现问题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在教学中,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给予学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张婷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让我们的家更美好》。该堂课最大的特点是活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视频资源,充分的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资源,力求教学资源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好,达成了教学目标。
课例展示后,执教老师分别进行说课,分享了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教学心得体会。
说课结束后,大家进行了热烈地研讨。一到五小的老师们结合两节课例,从教材整合重组、跨学科教学、知识结构化等方面谈了自己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理解。
最后,中心校张主任对本次活动做总结发言。他首先阐明了组织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接着对二节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五点要求,再次强调要充分利用好希沃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里的各种资源为学生上好课,要求每节课都应有具体目标,并为达成目标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课堂设计务必要理清教学内容的观点,找准知识的落脚点,渗透学生学习方法的关键点,以终为始,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注重鼓励性和引导性评价,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总结、过渡衔接、知识的拓展与迁移以及师生的回顾与整理等环节的作用,让法律教学真正落地,让法治观念真正走进孩子内心。老师们表示受益匪浅,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教无涯,研不止。本次研讨活动加强了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更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表示会取长补短,不断反思,总结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个人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