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眼光的观察和数学语言的表达都离不开数学思维,数学思维也肯定要在数学眼光和语言中拓展出的空间中展开。
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都既有各自的表述,又在同一个目标体系中以相互支撑的方式共为一体。
我校课题组开展了“小老师”的培养在提高课堂效率的课例研讨。
本次课例研讨由课题组二年级张珊珊老师展示《分米与毫米》的课题。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了听课。
课前张老师和课题组成员进行详细的备课研讨,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逐步进行突破,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本次张珊珊老师先从游戏导入,引出新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学生复习完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之后,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分米和毫米》的课题。
学生通过观察金箍棒变大变小的过程,得出来分米和毫米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特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寻长度为1毫米和1分米的物体,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际操作,感知到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培养数学的量感。学生大胆交流和分享,锻练了学生成为小老师的能力。
在学生练习习题的环节,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完成,上台进行讲解。将讲台和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展示,由学生进行评价,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课对于“小老师”在课堂上的培养方法,以及“小老师”提高课堂效率的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和探索。对于“小老师”上台讲解什么类型的题目以及如何使用规范的语言讲解题目,这两个问题,还需要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逐步解决。
编辑:梁宇
图文:季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