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书香齐分享,且行且思共成长——临河二小教学节之数学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别忘了微笑
创建于2024-03-13
阅读 2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一种“遇见”,翻开书本,就会推开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阅读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阅读可以让手中教材的内容活起来,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3月13日,临河区第二小学组织全体数学老师进行共读交流。

    本次读书分享活动在闫俊老师的主持下开展,临河二小全体数学教师积极参与,共学共研,聚力成长。

阅读书目

     老师们在阅读中,边读边留下思考的足迹。落笔之处皆风景,记录下自己所思、所感,一页页字迹,书写的是触动心灵的语句;一篇篇的文章,分享的是润泽心灵的感悟。

     张如月老师分享《玩游戏、学数学》。

“数学不是静止的数字,不是呆板的符号,数学是跳动的音符,是活动的乐章”。张如月老师说到,在这本书中的精彩游戏与活动会让你发现,数学教育并不是枯燥的定理和公式,数学可以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可以像跳动的音符一样印刻在孩子心里。在活动和游戏中掌握数学美丽的韵律与节奏,爱上数学并不难。

     谢中华老师说到,通过阅读《玩游戏学数学》一个趣味数学世界的大门向我们打开,全新的理念与感受充斥全身。原来数学的教育学都可以在这样简单而有趣的游戏中完成。本书中的孩子们对这些游戏乐此不疲,总是有再玩一次的欲望,所有的环节设计环环相扣,逐次深入,直至最本质的数学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都应该以课本中已有的数学活动为基础,日常生活中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小游戏融入到教学之中,更希望自己能设计出更好的、更新鲜的数学游戏,让游戏带来的欢声笑语充盈着我的数学课堂!

    郭晨老师谈到《玩游戏、学数学》这本书在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克鲁普斯卡亚说,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娱乐,也是学习,而且是一种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还是孩子的生活。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数学游戏为儿童学习数学提供了直观的感性材料和愉悦的学习平台,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

阅读书目

常丽娜老师分享《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课例式解读小学数学》

       这本书是孙晓天和张丹两位老师主编。本书上篇以问题的形式解读三会,明确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内涵,探索核心素养下的内容变化及课堂落实的途径,特别是指出了数感、量感、符号意识等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梳理了三会、四机、四能等关系,有利于帮助小学数学教师科学把握课程标准中的变与不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本书下篇的真实写照。本书紧跟课标精神,尝试在实践中打磨出具有探索性和引领性的课例,与新课标的新理念相契合,值得我们教师研读。

      张如月老师通过阅读《课例式解读》重点围绕核心素养其中之一的创新意识进行交流。交流的主题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内涵有哪些,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圆柱的表面积这些课堂实践内容与大家分享。

      曹学进老师与大家分享的是《案例式解读》中的《圆的认识》这一案例,思考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感悟圆的本质特征?如何让学生用圆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何在圆的认识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片段结合课标要求和课标解读,读有所感在教学中要给予丰富的操作体验,让学生有感而发;注重相关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缜密思考;重视数学与生活的沟通,让学生说理有据。

      最后,闫俊主任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书香校园,师者为先。通过这次读书交流会,数学组的教师们对于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落实新课标理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和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数学组的教师们将不断领悟与探索教育教学真谛,更好的成长!

办学宗旨: 为精彩人生奠基

办学理念:如春育人 呵护成长

校 训:明德至善 兴艺至美

校 风:诗书润智 礼乐涵品

教 风:育人以德 授人以渔

学 风:自主自律 多才多艺

编辑:王怀颖

初审:闫俊

终审:刘春

阅读 2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