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迎春季,共护成长——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浐灞教育 龙湖小学
创建于2024-03-13
阅读 348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春天早已悄悄来临,随着温度的升高,万物复苏,也是流感、水痘、诺如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儿童青少年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希望家校联手共同做好春季传染病预防,一起守护孩子健康。

春季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疾病介绍: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乏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疾病介绍: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传播途径: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主要症状: 以呕吐和腹泻为主要症状(儿童以呕吐为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

疾病介绍: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以冬春季高发。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数小时或1~2天开始出现腮腺肿大,多为一侧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肿胀多在3~5天达到高峰,7~10天逐渐消退。

水痘

疾病介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常伴有瘙痒,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较少。

倡导健康生活

防控传染疾病

1.预防接种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科学穿衣

      春季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时及时擦干,避免着凉感冒。

3.开窗通风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以减少患病的机会。

4.勤洗双手

       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及时洗手。

5.坚持锻炼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6.避免聚集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

7.充足睡眠

    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疾病。

8. 平衡膳食

       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少食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防护工作

       1.家长若发现孩子为疑似传染病时,不要惊慌,及时带孩子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2.若医院确诊孩子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要立即告知班主任孩子患病情况。做到早报告,居家隔离。

       3.孩子患传染病期间请按照医生要求居家隔离治疗,痊愈后须持社区卫生服务站或二甲以上医院痊愈证明并由校医复核健康情况后方可回班复课。做到早隔离,早治疗,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隔离复课建议(仅供参考)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家校配合,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筑起健康“防护墙”,使龙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阅读 34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