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子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区域联动展风采  教研赋能促成长——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跨区县联动教研活动

创建于03-13 阅读1135

       春风有信,花开满径,教研有期,润物无声。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有效深化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推进高效课堂纵深发展,本着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互补,提高两校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3月12日下午,兴庆区实验二小与贺兰一小开展了以“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协作促进深度教研”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参加此次教研活动的有银川市教科所教研员胡明老师,兴庆区实验二小教育集团童慧玲校长,贺兰一小杨冬梅校长、白帆校长,实验二小前程校区执行校长李晓海校长,三十小校区执行校长谢春梅校长及集团校全体数学老师。

       此次活动分三个环节进行:课例展示、小专题讲座、评课议课

课例展示

 首先由贺兰一小伏建霞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分数的认识(1)》。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伏老师在教学中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通过小猪佩奇一家外出野餐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在听、看、感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思考。再以“问题串”连续追问:把4块蛋糕平均分给佩奇和乔治,每人分得(2)块;把2瓶牛奶平均分给佩奇和乔治,每人分得(1)瓶。让学生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并择机提出本节课重要的数学问题:将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佩奇和乔治,每人分得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这个月饼的½,初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再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逐步感知分数概念“数的特征”和“形的特征”。从分实物(月饼)到图形,一次次加强分数意义的表达,多方位感知,建立几分之一的分数模型。     

 

第二节课由贺兰一小刘瑞萍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分数的认识(2)》。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的。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是分数意义的进一步拓展。


       课堂伊始,出示一个正方形的¼,提出问题:你能用分数来表示吗?唤醒旧知。

       紧接着,把这个正方形剪开,变成四个小正方形,问:其中的一个小正方形还能用¼表示吗?通过对比辨析,可以把一个大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4个小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表示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¼来表示。

       然后,老师出示4个苹果,将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学生通过操作、交流、反馈,认识到一个整体的重要性,老师设计的联系既有针对性,又注重层次性;既强调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理解与应用,又呈现富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以突出学习的本质,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最后,老师让学生平均分6个、9个苹果,将分的结果用分数表示,学生经过动手操作、画图表达、思考、交流等验证活动,在生动和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把几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由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迁移建构起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实现在原有分数模型上的突破。

小专题讲座

精彩的课例展示后,由贺兰一小数学团队带来的小专题讲座«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探析»。

贺兰一小数学团队的老师们从以下六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1.研究教材,让单元分析更透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开始,是从整数概念到分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和飞跃。分数与自然数在读法、写法及外形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分数的概念较为抽象,具有多重含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需要重视分数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借助前测,让学情分析更准确。

       学情分析是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对于教师而言,在进行教学设计或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先考查、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认知经验等方面的情况,通过科学的分析着重了解学生的学情,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前测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起点、学习难点与学习特征等情况,从而为教学预设提供依据,让教学预设更有前瞻性、针对性、准确性与层次性。


3.找准问题,让单元整合更有据。

       分数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难点,涵盖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运算、用分数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内容,由于分数自身具有抽象性和特殊性,学生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从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到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再到六年级分数的广泛应用,这部分内容都占据着很重的份量。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却很难弄清楚,尤其是在五、六年级分数学习中,会高频出现以下三类问题:单位“1”不确定、“量”“率”不理解、“量”“率”不对应。

     

4.深化组合,让知识衔接。

       分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三年级学生认知经验是有局限的,认知方式是感性的。学生只要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平均分和分数之间的自如转化,并感受到分数是一个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用来表示“平均分不到1的结果的大小”,就达成目标。因此,学生只有撬动“行为”和“符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这一支点,才能从直观经验建构概念,深入到充分关注分数的本质内涵。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化整合,将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

5.聚焦目标,让单元整合更有理。

       厘清单元目标,是教师正确选择教学策略,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

6.立足课堂,让核心素养扎实落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每位学生而言,是他们在成功生活体验与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素养。

       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是“数感、量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意识、数据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对教学内容简单的重组、增加与调换,需要我们聚焦核心素养,整体把握教材,突出概念本质,以问题为导向、剖析教学中的疑点、诊断学生认知的起点,撬动策略整合的支点,教师“心中要有一盘顾全大局的棋”才能高瞻远瞩,学生“脑中须有一张导航思维的图”才能触类旁通,只有抓住核心,触及本质的统整,才能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专家点评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 课后,银川市教科所教研员胡明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点评。

1.明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目标,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和发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胡老师强调课程内容的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教研有道,探索无涯。此次联合教研,不仅为教师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同时促进了两校教师间的学习交流共享。我校将以此为契机,深化教学教研思路,拓宽交流展示渠道,激励教师们在思维的碰撞中笃行致远,砥砺前行,在教研时光中激荡出更灿烂的教学智慧之花!

       “且学且思、且思且研、且研且教”,相信参与活动的老师们,一定会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编辑:马玲花

一审:龚丽娜

二审:马洁

终审:李晓海

阅读 113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