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由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炎教授主持的公益讲座--“在园本质量评价中成长”在线上开讲。
刘教授以一个问题进入了今天的讲座: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园本质量评价?我们之前开展的是什么评价?评估方式怎样改?我们的园本质量评价要从外部评价(他评)转向重视内部评价(自评);从重视坚定性评价转向重视过程性评价;从重视听汇报查档案转向重视班级活动现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提升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立德树人,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走向“园本质量评价”,它幼儿园质量监控与提升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势在必行。十九大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幼有所有、幼由所教,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学前教育的需求也已经发生变化,从“有园上”转变为“上好园”。办好每一所幼儿园,普遍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高质量的教育来源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要有人民满意的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障。
那么怎样建设高质量的幼儿教师队伍呢?有两个条件,一是外部条件:创造尊师重道的外部环境,确实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二是内部条件: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刘教授提到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必要途径。并讲述了传统培训与新型培训的区别。
质量评价为什么要以教师为主体?刘教授说人人都要参与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创造,而不是园长一个人的责任和业绩。是幼儿园全体保教工作人员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遵循学前教育基本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幼儿园保教工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育质量评价工具的本质:是我们关于高质量教育的看法或“认识”的系统化,描绘了我们对理想的教育实践的期望。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是连接教育观念与行动的纽带,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看得见的质量标准。对幼儿园教育质量进行评价,不是简单的按照预定的标准打分,而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桥梁,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架,帮助教师把倡导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行动。借助于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幼儿园可以组织教师开展自评和他评活动,在教育质量评价活动中帮助幼儿教师客观分析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改善自己的保教工作质量,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刘教授以区域游戏活动评价为例,给我们讲述了什么是高质量的区域游戏?应当怎么样观察和评价区域游戏活动的质量?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看待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那么幼儿园不仅仅要支持和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力,还要在游戏中支持、丰富和引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在幼儿活动中的角色是观察者、扩展者、支持者。区域活动有三个阶段,分别是:开始阶段、进行阶段和结束阶段。教师的每个阶段都有任务。在开始阶段要帮助幼儿制定计划,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活动区。在进行阶段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决定是否需要干预、什么时候干预、怎样干预。把握好干预时机。在结束阶段应把收玩具的过程当作幼儿重要的学习过程。注意让幼儿有准备的收拾玩具。最后教师可以简单的对区域游戏活动进行总结。注意不使用外部奖励。
怎样开展原本质量评估?以《评估指南》为依据,扎根班级的园本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过程。通过园本教育质量评价,可以发现本园教育过程质量现状以及每个教师保教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照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改进工作,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使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培训“有的放矢”,切实有效。
《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的研制、理念与结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应当为幼儿和教师的共同活动与交往创造良好的条件。刘老师从以下六点进行了阐述:1.学前教育的重要性;2.儿童发展是社会化过程;3.活动是学与教的共同基础;4.教学应当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5.结果质量、过程质量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6.评价立足“育人”本位。
最后,刘教授对于本此讲座进行了总结。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学前教育发展成就与挑战并存。“保强教弱”是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用辩证思维看待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关系,重视幼儿园保教工作实践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要实现从重视外部鉴定性评价转向重视内部发展性评价,以质量评价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
此次培训学习强化了教师的教育理念,理论与保教实际相结合,创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办好我们的幼儿园,办让人民满意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