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敢想
会有这一天
以为天各一方
不会再见面
看看你的脸
拍拍他的肩时常梦里思念
当兵的那些年
今天再见面
把军歌唱一遍昂首又挺胸
回到了从前
今天再见面
举杯说声:干人生难免有苦难
兄弟们召唤
2016年11月11日,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原老排长杨晶晶的组织下,一声召唤,在北京,终于迎来了我们武警北京总队七支队一中队的第一次战友重逢。
先头人员到达合影(从左到右为:张东全、宋志强、陈涛、黄志勇、王拴军、杨晶晶、高俊田、丁国华、杨川)
原指导员张万杰远道而来,原中队长高明松、原副指导员张云水,原排长郑奇也应约而至。
战友们在北京欢聚一堂,回忆军旅生涯,共叙战友情谊,说说工作生活,唠唠家庭子女, 这是一次盼望己久的交流,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聚会。
张万杰(南京)、高明松(北京)
张云水(北京)、杨晶晶(北京)
郑 琪(北京)、陈 涛(北京)
丁国华(河北石家庄)、黄志勇(河北石家庄)
谭志刚(河北保定市)、张东全(河北青龙县)
宋志强(河北青龙县)、刘艳辉(河北青龙县)
王拴军(山西繁峙县)、高俊田(山西繁峙县)
周 勇(河北广安县)、杨 川(四川德阳市)
这么多年以后,战友重逢,依然能表现难得的天真爽快,依然可以率直地应答对方, 二十多个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但是,真挚的友情,依旧紧紧相连。
二十多年前,我们是同一夜空中闪闪发光的星朵,我们是从同一片土地走出的男子汉。共同的理想,使我们身着橄榄绿,一同踏上了前往首都北京的列车,开始了我们相见、相识、 相知、相助的历程。
忘不了,初到首都的新奇。高楼林立,马达声声,人来车住,喧闹的大都市令我们心驰神往。
忘不了,紧张的军营生活。站排报数,队前唱歌,饭堂读报,俱乐部学条令,我们在部队这个大溶炉锻炼成长。
忘不了,天南海北的战友。形形色色的面孔,高高低低的个头,各种各样的腔调,嬉笑怒骂都是一首优美的军旅诗。
忘不了,我们同庆同乐,我们互相勉励。亚运执勤、修建靶场、龙潭庙会、遣送盲流、机动勤务等等,都留下了我们一辈子中的绿色记忆。
回不去的营房,断不了的思念.....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相继离开了火热的军营, 来到城市,回到家乡,奔赴各地,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和生活道路。但是,战友,这条飘动的绿绸始终连结着我们的心,连结着四面八方。
现在,我们又一声召唤,来到了一起。
(大家这次相聚在颐和园昆明湖畔)
战友就是战友,一旦成了战友,就是永远的战友。可是在部队时有的天天见面,并没人相互称呼战友,虽然在部队也不曾相识,但是,退伍、转业以后,我们却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战.友”。
战友,是个抽象的名词,是精神上的血亲,融入了生命的名字,要比每个人的名字更重要,更温馨、更具魅力。
战友,因为没有名利的杂质,所以没有物欲的浊流,只有共同走过的那一段黄金岁月和生命历程。
战友,是一种别样的情,有永远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道不尽的喜悦,说不清的感觉,诉不完的忧愁。就算有一天沧海变桑田,那些笑或泪,共同的画面,也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不会改变。
花开花落二十余载,经历了成功的喜悦,品尝过失败的痛苦, 我们现在都己人到中年。奔波忙碌之后,夜深人静之时,说句心里话,战友,真的好想你......
老朋友岂能相忘 ,战友情地久天长!
战友酒浓情更深!干杯!
为什么战友重逢,
是这么激动?
因为我们是,
最亲密的弟兄。
我们一起度过,
激情火热的青春;
我们一起走过,
四季的春夏秋冬。
我们一起站岗,
守卫首都的星空;
我们一起训练,
攻克难关显从容。
我们一起唱歌,
歌声中欢乐无穷;
我们一起生活,
一起看雨后彩虹。
我们举起的是,
盛满友情的酒盅;
我们喝下的是,
岁月浓缩的浆琼。
回忆过去,展望末来,值得自豪的是, 我们都有当兵的历史。正如我们在部队里唱过的那首歌一样,”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懊悔”!
战友,就像一杯浓烈的酒,晶莹剔透,此心永鉴,这杯酒存放的时间愈久,回味就愈加绵长。那浓浓的意味,那爽口的芳香,令我们在相聚时,会汹涌澎湃,壮怀不已,当离别后,会细流涓涓,源远流长。
一次短暂相聚,说不尽战友情谊。珍惜这次相聚,期待下个重逢!
今天再见面
把军歌唱一遍
人生难免有苦难
兄弟们召唤
......
今天再见面
把军歌唱一遍
昂首又挺胸
回到了从前
今天再见面
举杯说声:干人生难免有苦难
兄弟们召唤
......
伴着这首《战友重逢》,道声珍重!
兄弟们召唤,下次我们再聚首!
聚会合影(前排从左到右为:张东全、刘艳辉、张云水、高明松、张万杰,郑琪、丁国华、杨川,后排从左到右为:宋志强、黄志勇、陈涛、王拴军、谭志刚、杨晶晶、高俊田、周勇)
时间 : 2016年11月
地点 : 北京市海淀区中工大厦
参与 : 各位战友
组织 : 杨晶晶
老照片提供 : 各位战友
摄影及文字编辑 : 张东全(张冬泉90.12.河北秦皇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