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繁荣,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百良镇中心小学教师,“名师+”张红玲小学英语研修共同体新成员。执教以来,执着杏坛,乐于奉献,先后被评为合阳县“教学新秀”、“合阳县乡村骨干教师”。在工作中,一直坚持以幽幽之书香养己,用拳拳之爱心育人,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国家之栋梁,为学生绘制灿烂的人生蓝图。
书目介绍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97ffe37d2ff042feb25c62a4ef35de02.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6827c0984f04effaf483bc66b2d1266.png)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8f2b7b01725415b81186aced2e844a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d8f7187d2f0c42e48aa594c2d36bb22b.png)
作者刘儒德,1966年生,湖北监利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信息技术与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出版有《当代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学软件的选用与评价》等著作。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主要讲述了心理学是描述规律的科学,教育自然要遵循科学,但应用科学规律则是艺术,有赖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境去创造。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属于科学,生活中、家庭里,课堂上的故事和案例则属于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藉由理解、模仿和反复实践面不断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老师是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人。那教师如何将心理学和教育学融合在一起呢?这一本书确实脱离了以往我们对于心理学的生涩难懂的传统认知,而是采取了浅显易懂的文字和生动的案例分享结合起来,向我们娓娓道来。
读书心得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97ffe37d2ff042feb25c62a4ef35de02.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6827c0984f04effaf483bc66b2d1266.png)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让我一方面反省自己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以后改正,另一方面哪一些行为又是正确的,一直践行下去。同时,它更像是一盏指路明灯,告诉我怎么做才是科学的、正确的,给我带来教学道路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感。那今天就于万花丛中采撷两朵与大家一起分享,分别是南风效应与蝴蝶效应。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cb304e9f92245e8a6335fe41b9de5a2.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f35407182a7434c8ec834dc04bde7fe.png)
首先一则南风效应的故事,看谁能够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快速脱掉。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南风之所以可以战胜北风,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心发展需要,使人的内心良知被唤醒,从而行为去自觉。他有时候也被称为温暖法则。为了脱掉学生身上无知无识的土气以及道德缺失的流气,教师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那大多数时候我们各位同仁们在疲于各种工作的繁忙深重的时候,其实对于屡次犯错的同学采取的方式是耐烦的,不免采取了声色俱厉的训斥,命令学生写检查、罚站、罚抄等等方式。好像不使用这种方式就不能体现我们教师的威严。殊不知,对于我们班级的顽固分子们,这种呼啸北风只能引起孩子们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想,南风效应就是如此,让他们自发自信,摧我自信。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8e646d0dc9845549e3b77980bb771b0.png)
第二则是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片花瓣上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可能就引发了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龙卷风。那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的行动和巨大的复杂变化之间,其实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因果关系,这就是蝴蝶效应。那他告诉我们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要对这一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
熟悉五年级学生的老师们提到五年级的纪律总是频频摇头,对于上课的掌控更是没有信心。如何强化他们的规则意识,打压班级内由于顽固势力掀动起的不良学风呢?那在开学伊始,我就在心中默默定下这样一个目标,要树立教师的威信,强化纪律意识,营造学习氛围。在整个学校实行年级范围的主题班会之前,我们班级就一直从第一周开始实行的是班级的内部主题班会。每次上完以后,必定抽时间与相关同学和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实现家校共育。这也使得班会课的平台显得正式而又严肃。那上一周的恶劣行为或者是美好瞬间,在下一周的周一又会被重复说起。这一些有问题的同学就会约束自己行为,时刻警戒本周不再发生。而优秀的同学的美好瞬间会被更多的人复制。那么集体中的其他同学也明确了这种是非观念,所以润物细无声中同学们喜欢上了班会课,而且纪律明显转好,效率也明显提高。最让我收获惊喜的便是班会课上对组长的表扬与批评,也成为了五年级组长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契机。起初懵懵懂懂,一人吃饱,不管其他,到现在的认真负责,有序进行,日复一日,我想这样一个行动就收获了五年级的班级效应,也成为了五年级成长中的一个拔节点。这正是伟大存在于细节之中。
读完此书,真的感觉这是⼀本“教育辞典”!它教会我们要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魅⼒,争取 最⼤限度的实现教育智慧。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会更加亮堂⼀些,我们的⼯作也会 更加有成效。建议所有的老师、父母都来读读这本书。
泰戈尔有句名言“神的巨大威权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中”。面对犯错的孩子,教师应当多一份宽容与尊重、多一份鼓励与耐心,让这一缕微微南风唤醒孩子内心的良知。
⼀本好书就是⼀杯好茶,细细品尝才能得其精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就是那杯值得你仔细品味的茶,我会继续慢慢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