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让自己走起来,很多早期中风患者或是听从来自家人、朋友的鼓励,或是听从病友传授的“经验”,告诫自己:“一定不能偷懒,你多走,多走走就好了,腿越走越有力气”。这些鼓励确实都是发自内心的,他们也真心希望患者能早日实现步行。然而,殊不知这些善意的劝说在某种程度上却让患者陷入到康复的误区。不可否认有部分患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恢复得还不错,不过这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有一小部分患者大脑运动区损伤相对较轻,运动功能保留程度相对完好。但这种恢复比较好的患者毕竟是小众案例,不能因为这一小部分恢复较好的例子就盲目借鉴而不顾自身实际功能损伤情况,“随意”地强行训练行走。
偏瘫患者不能简单地只练习肌力
肌力,是肌肉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康复评估时常用徒手肌力检查量表(MMT) 来判定肌力的大小。分为0~5级,0级是没有肌肉活动,5级是可抗完全阻力的正常肌力。影响肌力大小的因素有很多,但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完整是非常重要的。肌力肯定是要训练的,只不过要有一个度。
适当的肌力训练是可以帮助改善偏瘫患者的功能的。训练量以肌肉稍感疲劳但不过度疲劳,第二天休息后可缓解,无明显不适为准。但是盲目的、大量的训练肌力,一是会造成肌肉过疲劳,不进反退。二是肌肉可能会损伤。三是过度训练会使肌张力增高,肌肉出现痉挛,严重影响功能恢复。
总之,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涉及到神经支配、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肌张力影响等诸多问题,不是简单的肌力训练就能恢复的,更多的是训练大脑中枢的可塑性,建立新的运动通路。
偏瘫患者可以步行的条件,至少满足三个条件:
1.偏瘫侧下肢有良好的屈髋、屈膝能力,(迈步的神经条件)
2.偏瘫侧下肢能够达到3/4的负重能力,(支撑的条件)
3.偏瘫侧下肢肌力达到3级以上,(迈步的肌力条件)
4.平衡功能达到2级( 自动态平衡)以上(姿势控制的条件)
5.较好的本体感觉输入(环境信息获得的条件)
如果肢体功能和运动能力达不到步行的条件而练习走路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肌力不足可能会出现负重不好,打软腿;
平衡不好,需要辅助;
肌张力过高,分离运动差,迈步困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