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油麻地更深处漫溯……

——《芦花鞋》课堂

雨打芭蕉
创建于03-12
阅读 36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五一小长假后第一天上课。

        我的语文课在第三节,踏着欢快的上课音乐铃声走进教室,却看见学生一个个懒洋洋地趴在桌子上,古诗背诵有气无力,即使那几个爱说爱笑的也格外安静些。心里咯噔一下,还打算讲新课呢,这种状态怎么行?

        师生互相问好,目光再次扫过每一个学生,暗自思索着如何调动课堂气氛,满意完成预定任务。

       就在鞠躬致谢让学生坐下的一瞬,脑海里冒出一个大胆想法,将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全盘推翻。

       即将学习的《芦花鞋》是部编教材四下第六单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虽是节选,也着实不短,逐字逐句出声读一遍也得十分钟以上。好在内容不难,遂决定放手让学生自学!

       主意一定,我边板题边入课,“今天要学的这一课内容依旧很长,出自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在入选课文时编者根据内容加了这个题目。”

       读题目后,要求学生结合预习,找出本文和节前学过的《小英雄雨来》和《我们家的男子汉》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成长故事”主题类的文章,学生还是很感兴趣,即使已时隔好几天,依旧印象很深。我话音刚落,马上就有几个反应快的举手。点名一个,他准确无误回答。其他人纷纷点头。

       好,初战告捷!

       “为了很好把握长文的主意内容,我们在学习前两课时用了给每部分内容拟订小标题的方法。谁还能想起来?”依旧把问题抛给他们。

       但显然考验。一时间,教室里四十几个脑袋恨不能钻进书页里,没人敢和我对视。教室里出奇安静,似一锅冒热气却不动声色的滚油。

       目光在他们中间耐心扫视一圈,再一圈,终于有两个小胆大举起手。果断叫起,她只说出一条,话语啰嗦但完全正确,赶紧抚着她的肩膀让坐下,顺势表扬一番。这下举手的多了,你一言我一语就给补充出好几种方法来。

       趁热打铁,“那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一课你打算以什么为线索,怎么拟订小标题?”

       几个嘴快的等不及举手,直接喊起来。其他人不甘落后,纷纷效仿。热油锅里滴进一滴水,炸得热闹。

       总算让他们安静下来,点名几个喊的最凶的逐个回答,这才听清:

      “芦花鞋!”

      “青铜!”

      “在文章里找关键词和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

       ……

       “那还等什么?请你们默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给课文定小标题!”皮球又推给他们,他们却很乐意。

       没一会儿,黑板上就被他们写了几列,分别被要求读文说出为什么这样后才回去座位。

       没上来的学生坐在座位上,不停哀叹老师不给他们机会。

        我窃喜,偷懒成功!

       “看着黑板上的小标题,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么?这个问题很不容易,允许同学们先自己组织一下语言,和同桌说说,再来说给大家听!”我继续点火。

        话音刚落,已经有几个不等同桌思索就开说了。一阵短暂嘈杂后,教室里安静下来,是一片小手林。

        叫平时声音小爱胆怯的小采吧!大家竖着耳朵听完,不禁鼓起掌来。她在大家赞许的目光中红脸害羞坐下。

       还有人要说?我不再点名叫,示意他们一个一个自己起立!

       发过言的同学一脸得意。

       “咱们已经提前预习过课文,再快速浏览一遍,说出节选里都有哪些人?”又一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还没到规定时间,一大半学生高高举起小手。几个平时几乎不怎么发言的,也犹豫着将手半缩半举到耳边。期待的眼神看着我。

       我看向将头压得最低的小刘,示意他起来。

       “青铜一家人!”膀大三粗的他,声音小小的说出这几个字。

       已有人不顾一切喊:“老师,我补充!”

      “都写到黑板上来!”我提议。

       人多力量大,省了我不少板书时间。

       他们下去坐定,几十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准备继续发招。

       “在这些人中,你喜欢谁?为什么?”不负众望的连环招使他们再次埋头课文。

      没多久,这个问题也被解决。

       我作苦思状:“我的问题结束,该你们提了。”诱饵挺香,鱼儿纷纷上钩。有问有答,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

        四五分钟后,最后一个同学回答完坐下,大家又看向一边无所事事的我。

       我笑问:“你们没有问题了?”他们摇头。

       “确定?”他们继续一致点头。

       “没有问题就说明你们读懂课文,这么长一篇课文全靠你们自己的能力学完,你们和青铜一样让人喜欢。这个故事让此时此刻的你心情如何?”我不动声色出招。平静的湖面再次被投进一块石头,掀起一层滔天巨浪。

       你说“感动,因为……”。

       他说“因为……,所以我感到温暖。”

       我说“和谐。”

       ……

       待他们稍微平静,我指着黑板上的题目最后发问:“在你们看来,这是一双怎样的芦花鞋?”学生更有话说了。从这是一双漂亮的芦花鞋,一点一点被引向纵深:被白雪笼盖的大麦地村和油麻地镇是纯洁的,就连空气也是清新的。

       青铜一家人、劝青铜进屋围炉烤火的街上人、买芦花鞋的城里人,个个都那么善良真诚,这部分课文没出现的油麻镇上的每个人,都是那么善良,那么真诚。他们生活虽然贫穷却坚强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

       我和学生因着青铜和芦花鞋,也成了油麻地镇的一员。目光向青草更清处漫溯,走进那大片美丽芦苇荡,呼吸着混合着稻香的清新空气,久久陶醉,不能自已……

阅读 3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