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某日,一老年客户李某持本人身份证及银行卡到中行要求向他人账户汇款。当大堂经理询问转账汇款用途时,客户表示要还款,同时提供了收款人的中行个人卡号。大堂经理继续询问客户与收款人关系时,发现客户表述不清,也不了解对方情况。客户的表现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大堂经理立刻将情况汇报网点内控负责人。内控副行长随即向客户询问具体情况,客户拿出了一份其7月23日收到的邮寄快件《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的红头文件》。原来客户几年前曾在“有利网”出借资金人民币10000元整,至今未退回,所以客户收到该“红头文件”后深信不疑,按照文件提示扫码办理退款事项,准备按对方指示转账2400元用于退款手续费。
内控副行长结合日常在“平安中行”上学习到的案例,耐心向客户解释分析诈骗分子常用的手段,提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利用网络查询“有利网”相关词条,网上充斥着大量骗局信息。但客户仍坚称自己以前就是干安保的,不会轻易上当受骗,执意要求汇款,声称即使受骗也愿意承担后果,完全不理会工作人员的劝阻。为防止客户接下来进行相关操作,保障其资金安全,我行工作人员拨打110报警电话,民警到达网点对客户再次进行了警示与劝说,客户同意不再汇款,随后与民警一起离开网点至公安分局处理。
【案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诈方式和手段也层出不穷、日益猖獗,本案例中犯罪分子通过不法途径收集到客户借款信息,冒充政府部门或官方机构,利用人们对“红头文件”的信任来实施诈骗行为,一旦得逞,将给群众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风险提示】
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收到涉及资金的可疑文件后,要第一时间加强真伪辨认,通过查询官网,向公安、银行等部门咨询等方式以确认文件的真伪,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文件。
2、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要在非官方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账号及密码等关系资金安全的信息。同时,网站上要定期更换密码,使用数字、字母、符号的组合密码来避免不法分子破解密码,有效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3、关注新型诈骗类型。日常可以通过关注中行“平安中行”公众号了解每日典型案例,知晓当前形势下最新诈骗方式。同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在客户收到涉嫌诈骗的电话或信息时能够智能识别并预警提示,可以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