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成长。3月11日,张华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的内容是思维发散型学校联盟成立十周年大会暨第27期思维发展型课堂现场(海口)物理分会场观摩会;来自南宁市第二中学的磨丽花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冯海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非常精彩的两节同课异构《抛体运动的规律》。借着观摩会的契机,以研促长,提升教师教学核心素养。
课堂展示:
磨丽花老师首先通过套圈游戏引入,提出如何投掷才能套中奖品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发散思维,学生头脑风暴参与讨论提出多个影响因素,磨老师又通过思维可视化工具将学生提出的影响因素转化成实际的物理研究—套圈的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对其运动的影响。
通过问题“套圈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套圈在空中做什么运动?”从而利用概念图回顾构建平抛运动模型;又通过“高度不变,如何投掷的更远?”“水平初速度不变,如何投掷的更远?”“套中奖品反弹”等问题,运用控制变量法定性讨论初始条件对平抛运动的影响。
通过正交分解的物理方法江平抛运动变成两个不同方向的简单运动,科学推理得出规律;套圈游戏→实际问题→学生分组完成任务。两组同学出色的完成了推导水平射程x与初始条件y,v0的关系和推导落地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与初始条件y,v0的关系;最后通过套广西特色奖品活动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冯海燕老师首先通过套圈拿奖品的小游戏活跃课堂氛围,继而提出问题“为了能够套中,需要注意哪些要素”进入研究实例中的平抛运动,通过两道例题,学生进行思考解答交流讨论,逐步发现平抛运动的速度规律,位移和轨迹规律。
引导学生建立“坐标系正交分解→分速度,合速度,速度偏向角正切值→分位移,合位移,位移偏向角正切值→联立分位移得出轨迹方程”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特殊到一般,强化化曲为直的思想。通过播放投篮视频将抛体运动进行统一,将篮球轨迹与平抛轨迹方程对照,最后欣赏生活中的抛体运动,物理回归生活。
与会专家和老师们认真听课,每个人都收货满满。
专家点评环节:
龙陶陶:这两节课是真正的探究式课堂,情景引入非常有趣;冯老师抓住了物理来自于生活,物理是生活化,有趣的,带着学生从套圈,无人机扔小球,投篮球,后面定式迁移浇水灌溉等显示了物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是物理;
磨老师通过提问套圈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发散,体现了从发散到归类再到聚合的思维,整堂课贯穿运用控制变量,逻辑推理等物理思维;最后套圈体现了文化中国,是十分优秀的变式题。课堂提升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多地体现其学习的主体性,磨老师的可视化工具圆圈图可以让学生来完成,套圈游戏过程中可以当场问学生身高对结果的影响等等。
张华:磨老师的教学设计惊艳,一.套圈视频的引入引发猜想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从而培养发散型思维,思维导图板书可以更简洁;二.引导学生的提问“套圈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什么运动?”这个逻辑思维帮助建构模型,怎样从生活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培养逻辑思维;三.物理方法的选择用到了控制变量,追问,追问中问到了套圈套中了为什么反弹,贴近生活,用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预测轨迹,水平射程,落地速度角度问题;四.科学推理找出规律,整个过程时间交给学生,自主探究,时间安排有些紧迫,后面安排学生讲解是整堂课的亮点,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解题过程;但前半堂课由于不了解学情稍显沉闷;五.引入课题的情景体验加强学生知识的巩固;六.主板书和副板书清晰,符合思维过程,把知识点连成网;七.亲和力强。
冯老师的课承上启下,从定性到定量研究,通过例题思考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思考,学生能够解释自己解答思路更好;未强调学生犯的错误,最好拓展一下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关系;一.在了解学情方面做的非常好;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通过最后学生描轨迹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通过特殊斜抛到一般的平抛。
两位老师在知识迁移上做的非常好,对比情景,推导规律,迁移拓展做的非常好。
两位点评专家给予授课老师非常高的评价,两位老师的课程都体现出了对思维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逻辑思维、整体思维,同时都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都成功体现出思维发展型课堂的特色。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思维的碰撞永不停歇。在场的听课的教师也是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