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是阳光下的阴霾,
是文明校园的毒瘤,
消除校园欺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与使命,
学校是预防校园欺凌的“主阵地”。
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诈骗等行为的出现,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2024年3月12日,郦都学校小学部邀请法制副校长梁伟同志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构建平安校园”专题教育活动。
学会与人交往是人生中的重要课题。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家长老师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孩子遭遇了校园欺凌,我们要怎么办?保护“少年的你”,这些我们都要了解——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包括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身体欺凌
这是最容易辨识的一种欺凌,是指肢体上的暴力,比如拳打脚踢、扇耳光、撕扯衣物等。除此之外,强夺财物、故意损毁他人物品也属于身体欺凌。
2.语言欺凌
语言欺凌指用言语对他人进行嘲笑、谩骂、起侮辱性绰号、诋毁等行为。语言欺凌是伤害孩子的一把锐利的“软刀子”,这种暴力比起外表的伤痕来说更为严重和可怕,也更不容易被察觉。
3.社交欺凌
指故意离间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散播谣言、暴露他人隐私、损毁他人形象、孤立排挤他人等。
4. 网络欺凌
指利用互联网侵犯被欺凌者的隐私、损害人格或名誉。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欺凌也越来越普遍。网络欺凌不仅会对孩子的精神造成伤害,而且因为网络的互联互通特性,使得欺凌事件的影响力比校园欺凌更大,对被欺凌的孩子影响也更深。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和暴力,是不少学生的噩梦,会对被欺凌的学生身心造成伤害,而实施欺凌的学生如果没有有效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也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
三、校园欺凌高发时段和高发区域
校园欺凌事件多发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午休时间、没有老师看管的活动课时间、上下学途中等。
校园欺凌多发的地点为:学校厕所、操场、学生宿舍、学校门口及周边、楼道、教室等。
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预防“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即: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 不做受害者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前往校园周边巷子拐角等校园欺凌可能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2. 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3.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五、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怎么做?
拒绝欺凌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意识上拒绝校园欺凌行为,不做实施欺凌的人。
保护自己
被校园欺凌的对象通常性格自闭、喜欢炫富、喜欢暴力、言行不当等。可以通过强身健体,增强体格;端正言行,完善形象;提高防御力,保护自己。
宽容大度
同学间相处,在矛盾产生时要不冲动,多尊重,多谅解。
结伴而行
学校僻静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上学放学路上是校园欺凌的多发地带,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应尽量结伴而行,避免落单。
善于观察
通过观察,有助于远离危险地带,减少逗留,远离危险人群,谨慎交友。
六、预防校园欺凌口诀
- 讲文明,懂礼貌,校规校纪要记牢。
- 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不造谣。
- 与人为善大道宽,盛气凌人朋友少。
- 以强凌弱不可取,团结友爱最重要。
- 玩笑打闹别过火,小磕小碰别发飙。
- 情绪过激事端起,理性沟通矛盾消。
- 有益活动勤参与,良师益友多结交。
- 懂法守法能自律,身心健康乐逍遥。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以手抄报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防欺凌的认识和感悟!
此次“预防校园欺凌,构建平安校园”教育专题讲座,提高了师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平安健康成长撑起了幸福之伞。少年需要守护,校园呼唤安全。郦都学校小学部重视并一直践行各项德育工作的开展,坚持活动育人理念,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完善应对措施,严防校园欺凌,让校园处处充满阳光,护航郦都小学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编辑:马少华
图片:马少华
审核:张静 王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