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空中课堂——家长篇16
《不给孩子乱贴标签》

弋伽
创建于03-12
阅读 4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当一个人被外界用某些词汇描述和分类时,TA的自我认同和行为就容易受到相应的影响——这是心理学中对“标签效应”(Labeling theory)的解释。若将其投射在孩子们身上,我们也许会发现——

“我家这孩子就是太‘内向’”,将进一步削弱不爱说话的孩子交流的勇气;

“你能不能不要再‘调皮’”,反而引导好动的孩子探索更多破坏规则的方式;

“不可以这么‘自私’,要学会分享”,可能诱导孩子强化对所有物的控制……

诚然,诸多教育领域的学者都在呼吁“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但在日常生活中,看见孩子依旧遵循着固有行为习惯的家长,难免在心中感叹“TA就是这个样子的了啦……”因此,小编想从“标签”这一概念本身切入,与大家稍作分享——

01大部分“标签”,并不准确更不科学 

不难发现,“标签”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同样存在,且种类繁多。常见的就有“老好人”“打工人”“女强人”等等……然而,当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时,我们真的喜欢吗?这些标签真的能够准确描述多样的个体经验及丰富的性格特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可另一方面,我们又愿意借助各种“标签”去“打量”这个世界,因为简单的分门别类对大脑来说是一种类似“走捷径”的优选,避免了持续深度处理信息的疲劳感,也就是“思考”。基于这一点,给孩子贴上的“标签”非但不准确,还在向TA灌输一种消极的思想,鼓励TA放弃思考——“你就是这样的,你只能这样了”进而否定了许多原本存在的可能性,打压了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动力。

02如何减弱“标签”带来的负面影响

尽可能地削减“标签”造成的负面影响对赋予孩子自信和勇气颇为重要,小编整理了如下几种方式,爸爸妈妈们或可参考——

1.给予孩子更具体的解释

作为父母,需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具体的行为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标签”的背后往往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把焦点放在具体的行为和过程上,可以有效避免以偏概全的人格评价。比如——

“宝宝这次表现真棒,把不爱吃的蔬菜都吃光啦!”

“没关系,小房子明天就能搭好啦!上周的拼图花了3天才完成呢,宝宝进步可大了!”

“你看,睡懒觉去幼儿园就会迟到吧?今天不要玩太晚哦!爸爸/妈妈相信宝宝会乖的。”

2.寻找更客观的归因

研究发现,人们在评定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往往容易过度强调他人的内在因素,同时低估情境性因素,这一特点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FAE)。

举例来说,孩子看某部电影时特别闹腾,父母可能就会觉得这孩子调皮好动。但不久后,带TA去看另一部电影,孩子就安静地坐了大半场。这时候父母可能就会考虑到外部因素——“是不是上次那个电影的题材不合孩子兴趣?”“背景音乐太吵闹了?”因此,当在大脑将“标签”递给我们的时候,对情境性因素稍作拓展思考有时能得出更精确的结论,这一点无论在育儿还是日常社交上都颇有价值。

3.积极预防

相比于在相应行为出现后,用“标签”粗糙消极地来评价孩子,更有效的方式是主动预防。比如,与其当孩子在商场里到处乱跑后批评TA说“你真是个捣蛋鬼”,不妨提前说“爸爸/妈妈希望你能够在进了商场以后,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轻声说话,好好走路。”

4.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有时候,父母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给孩子贴了标签。为此,家人间建立互相提醒告知的约定是个不错的方式。如果因一时疏忽,或情绪失控,给孩子贴了TA不喜欢或不合适的标签,记得及时真诚地道歉。这样做并不会有损家长的威信,反而会拉近亲子间的距离,并从侧面告诉孩子“自己不喜欢的标签可以撕”。

严格来讲,“标签”也是一种概念,作为人类,身处社会之中,无法彻底摆脱“标签”对自身的影响。相反,我们用以交流的语言正是由各种抽象的概念堆砌而成的,本文亦如是。这些概念就像海上的浮标,随着时代的巨浪飘动、沉没、浮起……因此,更细致的观察、更合适的引导、更亲切的教育并非旨在将孩子与诸多的“概念”割裂开来,而是赋予TA在自己喜欢的海域乘风破浪的勇气与自信。在不被“负面标签”框定的童年所指向的未来,想必他们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温馨提示:如孩子存在自闭症、多动症等生理疾病倾向还请及时就医,切勿因“标签效应”等心理因素延误治疗。

流沙河镇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研组

流沙河镇合兴小学

阅读 4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