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王氏祭祀

创建于03-12 阅读3212

  在逶迤绵延的大别山的东南麓,烟波浩渺的万里长江的北岸,顶天耸立的天柱山下,有一方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山川毓秀,风景如画,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她春天桃李芬芳,夏日绿荷满园,秋来层林尽染,冬至红梅傲雪。

  这里人杰地灵,文化绵长。她孕育了神奇的古皖文明,更孕育了一个古老辉煌的庞大家族------潜阳太原王氏。这个家族诚信立命,耕读传家,世代簪缨,名重天下。

  2

  潜 阳太原王氏出自姬姓。始祖周灵王太子晋。史载他幼有成德,聪明博达,15岁辅佐其父治国。灵王22年(公元前550年),谷、洛二水泛滥,灵王派人堵塞, 太子晋直谏,因而被废为庶民。其子宗敬先为司徒,后隐居太原,时人称他们一家为“王家”,意为王室之家。秦汉时,姓氏合一,自然成了王姓。

  此后18代时,秦朝大将王离有二子:王元、王威。元公于秦末避乱迁于山东琅琊,遂为琅琊始祖。威公留太原,又九世出大隐士王霸,拜宰相而不受,太原王氏名扬天下,北魏,大唐时发展为天下望族。

  3

  北 宋前期,广袤的“天府之国”,四川成都府华阳县,勃然兴起了一个万古流芳的王氏家族-------华阳王氏。华阳王氏与三槐王氏同源,源于唐朝末年至五代 时期的滑州黎阳县令王言,其次子王永的后裔。王永子王景图,考起进士,开启了华阳王氏进入世家大族,光耀千古的大门。其子王贽,亦登进士第。华阳王氏是著 名的文学世家。代表人物是王珪,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官至宰相,谥曰文公。其子仲修元丰登第,有诗曰:“三朝遇主惟文翰,十榜传家有姓名。”注云:自太平兴 国以来四世凡十榜登科。后人称“六世词科只一家。”也就是说,注重科举的整个宋代,就只有华阳王氏连续六代凭科举走上仕途,成为当时的美谈,成为天下读书 人的楷模,成为天下所有望族苦苦追赶而遥不可及的目标。

  4

  潜阳王氏始迁祖是北宋名臣王罕。

  王罕,字师言,王贽之子,宋相国王珪之叔父,本成都华阳人,后携子琪,侄珪于天圣年间(1023---1032)来舒州(后元至正年间改为潜山县)为官。爱慕此地山清水秀,风光旖旎,遂定居凤凰山麓,仰山湖畔。他在仰山湖畔修筑“英辅斋”,让子侄读书,结果双双考起进士。

  据郑克《折狱龟鉴》卷六《王罕按图》记载,王罕担任知常州宜兴县,一些做法范仲淹曾奏请各地遵行。

  王罕理政有功,后被召入京城任户部判官,又调任广东转运使以及潭州知州。

  王罕为政,顺适民情,不滥施威罚。州民传为神明。再后,知明州,以光禄卿卒,享年八十。

  5

  天柱山下的凤凰山是王氏迁潜第一站,但接连许多代在外为官,并且都没有归葬潜山。王罕之子王琪,字君玉,庆历进士。 王琪任江都主薄时,上时务十二事,得仁宗嘉许,调入京城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仁宗设宴太清楼,命所有馆阁臣作《山水石歌》,琪作独得褒奖。任舒州通判 时,岁值饥荒,州官奏请开国仓济赈,迟迟不见朝廷批复,想先用公租作垫,却无人担当责任,王琪挺身而出,使州民得救于水火。

  其后,王琪调任复州知州、开封府推官、直集贤院、两浙淮南转运使,又改修起居注,知制诰等。以龙图阁侍制知润州,调江宁府。随复知制诰,加枢密直学士,调任邓州、扬州知州,入判太常寺,又出知杭州,复为扬州、润州知州。仕终礼部侍郎。

  因生前政绩昭著,卒时,宋王朝命真、扬地二州安排军卒守墓。卒年七十二,墓葬真州(今江苏仪征县附近)。

  著有《王琪诗》20卷,录载于《宋史艺文志》。

  6

  宋末元初,战火不断。致使人口流离播迁,家谱遗失,只有显者可记,微者则莫考,有失伦次,而我华正公下世系明确,故潜阳太原王氏共尊王华正为一世祖。华正公,字养蒙,号南霍,释南康州判。宋代的南康,位置在江西省南部章水流域。

  华正公性情豪放,乐善好施,有人借钱从不推辞,无力偿还的他就烧掉借据,不再提起。

  华正公娶毕諴之宰相孙女为妻。年轻时生长子万镒。年近半百时,辞官归隐。清明时节,与妻子祭拜蜈蚣形(现五河镇叶河)毕家祖辈坟,从水吼走小河,先到锡杖河,觉得山水不错,就插手携之锡杖为标占了这条河,故名锡杖河。

  夫妻俩回去时,到了现在的响肠河,因为这里山遥水秀,视野开阔,很像仰山湖故居,遂迁居响肠河,生下次子王祖三。这一支王氏世代以响肠河为大本营,繁衍发展壮大。这是潜阳太原王氏在潜阳的第二站。

  华正公死后,葬在响肠大凤形,此处 ‘朝对清风岭,名堂百箩丘’,风光旖旎,气象万千。

  7

  其实,王氏第二站另有两处,始迁者是华正公长子的两个儿子。华正公长子王万镒,字国富,号怀南,南宋参知政事。蒙古军南下,带兵抵抗受伤,部下抢回,隐居锡 杖河大山沟里,开辟了大片田园。其次子王端二不知什么原因,迁居到了太湖县。万镒公死后,葬在锡杖河株茂林。其长子王端一至纯至孝,为父守墓,不忍离去, 遂由凤凰山麓迁居锡杖河,建了闻名遐迩的“不量仓”。交租,借粮,还粮自己动手,无人监督。

  8

  “千年发荫交枝木,百世渊源埭口河。”“墨浪滔腾传埭口,琼林掩映发交枝。”岳西县原来的撞钟乡是潜阳王氏主要的发祥地。

  王 家四世祖王寿甫,任饶州通判。宋末大乱,寿甫公七个儿子,彦忠、彦良、彦明、彦让,彦志,彦章,彦和,自锡杖河迁撞钟河,在白云山筑大寨,设立四关,对抗 流寇与元军。他们前后守寨十八年,开辟了白云山,以及山下撞钟河,溪沸河两岸无数田园,于是招兵买马,打算就此打开局面,夺取天下,惜遇上朝廷派来的枢密 使周氏。周氏阴险狡诈,曾镇压过天柱山刘源,傅兴等抗元军。他知道王彦章一身武功,刀枪不入,一根铁棍天下无敌,但有一练门,在喉结处,设一毒计,两兵交 锋前,派几个神箭手埋伏在大河对岸,趁王彦章撑船过河,到中间,喊了一声,王彦章一抬头,一箭射中了他喉咙,王彦章不明不白而死。接着,周氏亲自带兵夜里 从山涧摸上白云山,在西关岭上阵杀王家主将王彦良。王彦明带弟兄打退元军,也撤走了。王彦让,王彦志因此流落江南,两支人虽有回到潜山的,但大宗失去联系。

  后来,彦明公重占了白云山及山下大河。娶了罗氏,马氏两个妻子,均未生育。地仙印兰华眺风水之盛,劝彦明公将其父母合葬撞钟河口大坟山交枝木,并承诺:“一年生双子,逢卯便发科,金榜题名,八派方始。”未几,娶主事李庚祖姑李夫人,果正月生复初,十月生习初。

  9

  王彦良之子礼初,孙兰茂;王彦明长子复初,四子兰亭、兰轩、兰溪、兰牖;王彦明次子习初二子兰芳、兰秀,与七个“彦”字辈,统称“七彦三初再七兰”。七兰之后,飞速壮大,分出成百上千股,以潜阳为基地,四面拓展,遍布中华大地,形成巍巍望族。

祭祀,是中国的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是由原始信仰形成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节日。

祭祀天地大典其实是在心理思维的终极意义上感悟人神沟通、上下交感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神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欲念。祭祀活动,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旧俗备供品向神灵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在传统文化中祭祀是一种尊敬祖先和神灵的传统仪式,在传统的祭祀仪式中,摆放供品是一项重要的仪式。而对于摆放供品的数量和种类,不同地域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

在传统文化中,单数、三数和五数是较为常见的数量,单数被视为“天数”,象征着天地间的联系,而三数和五数则代表着人间万物的发展。在选择祭品的数量时,不应该选择偶数,这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中,偶数往往在喜庆的事情上面用。

在中国的汉族文化中,摆放祭品时通常会准备香烛、水果、糖果和面包等物品,这些祭品象征着尊敬祖先和神灵的心意,也是祭品的基本要素。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准备一些特殊的祭品,比如糕点和蜜饯等。这些祭品的选择和数量通常受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点的影响。

在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中,摆放祭品时通常会准备一些特殊的物品。例如,在藏族文化中,人们会准备青稞酒、牛肉、酥油茶等。这些物品通常是当地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祭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选择祭品时应该尊重当地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

而摆放供品的摆放位置也非常重要,在传统文化中香烛通常被摆放在供品的外侧,而供品则摆放在内侧。这是因为供品代表着尊敬祖先和神灵的心意,而香烛则代表着人们的祈愿和祷告。同时,在摆放供品时,要保证供品的干净和整齐。如果供品有损坏或腐烂的迹象,应该及时更换。

摆放供品的时间也需要注意的,祭祀的时间通常是在清明节、中元节、忌日等,这些节日通常被视为重要的祭祀日子,人们在这些日子里会去扫墓、烧纸、献花等,以表达对逝去的亲人和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在摆放供品时,应该尊重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合理选择数量和种类。同时还应该注意供品的摆放位置和摆放时间,以确保祭祀活动的顺利进行。无论是哪种宗教信仰,摆放供品都是对逝去的人的一种纪念和尊敬,也是对神灵的一种感恩和膜拜。我们都应该用心去做,保持敬意和感恩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摆放供品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传承,不应该被商业化和利益化,而在选择供品时,应该以敬意和感恩之情为先,而不是以品牌和价格为主要考虑因素。同时,不要浪费资源和环境,尽可能地选择环保、健康的供品,以便维护生态环境和健康生活。

结语:摆放供品是一种传统文化和民族信仰的体现,它传递着人们对逝去的亲人和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也是对神灵的一种感恩和膜拜。因此在进行祭祀活动时,应该遵循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尊重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选择合适的供品和摆放位置,以及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祭祀活动才会显得更加庄重和意义深远。

给亲人祭祀用什么祭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祭祀亲人时使用的祭品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祭品:

香烛:香和烛是祭祀祖先的基本供品,通过燃烧香烛传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

纸钱:烧给逝去的亲人,以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中使用。纸钱的种类和形式因地区而异。

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等,代表子孙后代的孝心和敬意。

饭菜:一些地区也会准备简单的饭菜作为供品,体现出对祖先的敬意。

酒水:如白酒或其他酒类,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和祝福。

肉类:如鸡、鱼等,农村地区常见。

糕点:如小蛋糕、面包、饼干等,可以根据先人生前喜好准备。

鲜花: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即使在没有新鲜花朵的季节或地方,绢花也能作为替代品。

衣物和寝具:虽然无法在现实中为逝者保暖或遮羞,但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关爱和祝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祭品在物质上无法被逝者享用,但它们是生者表达对逝者敬意和怀念的方式。在选择祭品时,应考虑到先人生前的喜好,并根据地方风俗和个人情况来决定。

祭祀跪拜的正确姿势如下:

站立在起步位置,双脚平行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准备起步。双手合十或拱手作揖。

起一脚(通常为右脚),向前方迈八字大步走三步,两脚平行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后目视前方。此步骤根据具体礼仪可能会有所不同。

手落下后,扶一膝先下跪(男人通常为先下左膝,女人则相反),然后是另一腿下跪,形成双膝下跪的姿势。双手向上分开与肩同宽,手心向内与头平齐或者举过头顶。

头轻轻碰触地面停止,叩头一次或多次,手可以放在身体两侧支撑,也可以按于地面。注意磕头时要用力而有节奏地将额头碰到地面,并发出清晰而响亮的声音,保持严肃和庄重。

完成叩头后,抬头挺胸,站起身来,先后抬起两膝离地。

以上是一般的祭祀跪拜姿势,但具体的细节可能会因地域、文化和习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应尊重当地的传统和习惯,按照指导进行正确的祭拜仪式。

祠堂神位、姓氏堂号和黄道三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有这样一种习俗,南方的家庭会在客厅或祠堂上摆放神位牌,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崇拜;而姓氏的堂号则是区分不同姓氏、确认亲疏关系的重要依据;至于黄道,它在民间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将分别介绍祠堂神位、姓氏堂号和黄道的一些常见知识和相关文化。

祠堂神位:祖先的敬仰与崇拜

在南方的家庭中,祠堂神位是一种表达对祖宗的敬意和崇拜的方式。家人经常会在特定的节日或者纪念日上香敬拜祖先。神位牌一般放置在客厅或祠堂当中,以显示祭拜的诚意。看似简单的神位牌上,其实有着深层的含义和乾坤之道。

神位牌作为祠堂祭祖的重要物品,对于传承和继承家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常常在神位前摆放鲜花和香炉,轻轻点燃香烟,向祖先敬献祝福和感恩之情。祠堂神位也是家族尊老敬老的象征,让家人们更加注重家族关系与传统价值观的传递。久而久之,神位牌成为了家族历史的见证,也传承着家族的血脉与情感。

姓氏堂号:亲疏辨识与家谱研究

姓氏的堂号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区分和识别同姓氏亲疏关系的主要依据。堂号的起源与姓氏的起源密切相关,是人们追寻家族渊源和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姓氏的堂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家族情感。堂号一般代表着家族的尊贵和地位,也是传承家族血脉的象征。通过堂号的方式,人们可以轻松辨认同姓氏的亲戚关系,建立起复杂而庞大的家族关系网。同时,堂号也是家谱研究的重要参考,在寻根问祖的过程中提供了关键的信息。每一个堂号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记忆,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与身份认同。

黄道:文字合黄道,纪念意义非凡

在中国民间,黄道有着独特的意义。黄道是指民间习俗中所称的“大黄道”,它是一种用于碑文和神位牌上的字数要求和排列规则。这种规则要求最后一个字合黄道中的某个字旁,以达到纪念和祭奠的意义。

黄道在民间有着特殊的信仰和意义。人们认为,只有符合黄道的字才能够带走祭拜者的心意和祝福,从而让祖先的灵魂得到安抚和祝福。在碑文和神位牌的制作过程中,合黄道的文字排列被认为是一种尊重和纪念的方式,也凸显了对祖先的深深敬仰。这种传统习俗使得碑文和神位牌的制作更具有仪式感和艺术性,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而珍贵的一部分。

祠堂神位、姓氏堂号和黄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代表着对祖先的敬仰与崇拜,家族关系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纪念和祭奠的仪式感。神位牌和堂号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情感与记忆。黄道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思想,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让我感受到了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精神的力量。祠堂神位的存在让我更加注重尊老敬老,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和家风;姓氏堂号的独特含义启发着我对家族历史的思考与研究;而黄道的存在则让我对传统文化中的细节和仪式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份子,我始终坚守着对家族和传统的承诺与敬意,希望能够将这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墓碑的来历

墓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是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在春秋时期,人们开始在墓前树立石桩,这些石桩被称为“碑”,用于标记墓地和引导下葬过程。最初,这些碑上并没有文字,主要功能是帮助下葬时定位和固定棺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在碑上刻上文字,用以记录死者的信息,如姓名、生卒年月等,这些碑逐渐演变成了具有纪念意义的墓碑。墓碑的形式也从最初的圆柱形演变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并逐渐加上碑帽和装饰,以增加其美观性和纪念意义。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墓碑的材质和用途也有所不同。例如,在东汉时期,墓碑的形态和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碑石上开始出现穿孔,用于安装辘轳,牵引绳索将棺椁下葬。到了西晋时期,墓碑的形态也经历了变化,成为碑的一种形式。

总的来说,墓碑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从最初的实用工具,逐渐演变成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化艺术品,承载着对逝者的纪念和对生命的尊重。

阅读 32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