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个教师节前夕,写给一个即将逝去的称呼 —— 中师生

王鹰

用户14951566
创建于03-11
阅读 265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师生,一个曾经让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归宿,一个曾经让父母倍感骄傲自豪的炫耀话题。曾几何时,村里打谷场上,自家小院里,鞭炮轰鸣,杯碗交错,父母合不拢嘴的笑容,村民朴素真诚的祝福,小伙伴开心又羡慕的眼神,一桌桌简简单单的乡村家常菜,却吃出了全村人的荣光与欢畅。

      中师生,全名“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它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产物。当时国家教育水平极度落后,农村教育师资严重不足。为缓和这一状况,国家从初中毕业生中按一定的比例区域内招收成绩优异的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制三年,学习内容除了高中的基础学科外,主要学习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以及今后教学中应具备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巧。学业完成后,除了少数几个有背景的留在城区或转行到其它行业,他们大都分配到辖区各地中小学,甚至边远的教学点任教,从此吃上了皇粮。这对于那些世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寒门学子来说,无疑是一个走出贫困,早日捧上“铁饭碗”的最好选择,而对那些迊着朝阳出背着晚霞归的父母来说又是莫大的释怀和欣慰。

      就这样,还是懵懂的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鞋子,理着齐刷刷的平头,扎着马尾辫,滿怀期待一脸稚气几分羞涩地走进了城里的师范学校,三年后,他们背上简单的行囊,一腔热血怀揣誓言孤身来到一个远离家乡的陌生的地方。那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简陋的校舍和砖土垒起的硬板床,迎接他的是一群面容苍桑滿手老茧的村民,还有一群年龄差不了几岁满眼渴望唧唧喳喳的孩子。

      就这样,他们扎根下来,就像蒲公英的花絮,吹遍全国各地。备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断不完的公案,他们用忙碌充实自己的每一天,他们用责仼和荣耀粉饰自己的梦想,用他们的青春、智慧、汗水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乡村稚子,从父亲到儿子再到孙子,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祖国未来的花朵,为国家的发展奠交了稳健的教育基础。特别是在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和运用上,如果说他们起着关键性作用一点也不为过。还记得那几年的扫盲吗和人口普查?穿梭于千家万巷耐心细致不厌其烦讲解的正是他们!他们犹如盤石一样坚守在乡村教育第一线,有的甚至几十年没挪过窝,成了“铁打的营盘”,默默地为孩子们的启蒙和成长掏心掏肺,为时代的变迁耗尽自己的容颜与芳华。虽没有刀光剑影鼓角铮鸣,却在三尽讲台上,自导自演了文明与愚味的交碰,吹响了启智与传承的号角。他们是中国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生力军,在中国教育的历史长河中筑起一座又一座坚固的桥梁。这就是——中师生!

      有人说,他们是应运而生的时代宠儿,有人说他们是中国素质教育的中流砥柱,托起了中国启蒙教育的蓝天,有人说他们是蜡烛,“点亮自己,燃烧别人”,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然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华光外,却是他们汗水和心血,以及越来越佝偻的身躯和疲惫的身心,还有面对困境窘境时说不清道不明的心酸与苦楚。

      中师生,大学的迷失者。

      中师生在中学时都是学习的佼佼者,是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的骄傲,是其它同学的榜样标杆。他们中考成绩远远高于当地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放在今天,经过高中三年的磨砺,他们也许是985、211“象牙塔”里耀眼的星。然而时代的召唤以及家境的使然,他们选择了中师,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孩子王”。但他们并没有满足现状,局限自己,他们不断把充电,积蓄能量,提升自己。通过自学考试、函授、进修、培训,熬了无数个白昼黑夜,记下了数不清的笔摘抄录,挤出了无数的时间精力,以他们自己的勤勉努力获得了专本学历,在大学校门外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中师生,全能的施教者。

       在师范时,他们不仅要学习文化理论,他们还要学习琴棋书画,苦练“三笔一话”,勤修“演讲与口才”,参加各种体育项目训练。可以这么说,几手每一个中师都拥有至少一项自己的才艺,但他们的中师毕业制上“专业”一栏却永远是空白。也正是这样严谨的人文内涵熏陶,用粉笔量尺,他们将所有学科演绎得淋漓尽玫。当时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学校短缺某科老师,学校领导就会说:“叫***上,他是中师生。”。可谓“万金油”,“不是专业的专业”。不是他们有多自信,而是他们的实在的心劲和敢于挑战的教育情怀。课余,他们用运动游戏激荡孩子们的欢乐与飞翔,吹拉弹唱点燃孩子们纯真的诗和远方,更甚者是他们与孩子们贴心的交流,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苦口婆心的劝导。

      中师生,孤寂的行者。

      中师生刚毕业时才十七八岁,没有大学生的张扬,有的只是一颗朴素恬淡的心。他们卑微地接受一切安排,默默地来到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白天还好些,有同事在,有学生在,有仼务在,一到晚上,所有的喧闹都静止了,漆黑之下一袭孤影守护着空吖的校园。男孩子倒没什么,女孩子就单薄了,有时还不得不面对村里一些混混的骚扰,那种欲哭无泪的无助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他们用一摞摞的作业,一叠叠的试卷,一课时又一课时的教案掩藏了自己的孤寂害怕,用一帧帧毕业照抚慰了他们的清贫,用责仼和担当诠释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真谛,正如他们窗台透出的那缕灯光,坚定倔强地刺穿厚厚的夜幕,照亮一路前行。

       中师生还面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婚姻。虽然他们捧着一只“铁饭碗”,但在当时,一个乡村教师,特别是边艰教师,他的社会地位远不如其它行业。不要说行政部门,就连乡里的卫生院和七站八所也不可比拟,他们只能选择工厂车间的女工,更多的只能找一个农村姑娘,结婚时他们甚至连象样的婚房和家具都没有。放眼望去,早期的中师生,有多少靠一个人养育着一大家人。一到寒暑假,回到自己的家,他们又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脱下皮鞋,挽起裤腿,下田耕耘收割,下地除草种菜。为了年迈的父母,他们撑起家里的一片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贴补全家的费用。

1

      中师生,时世的隐忍者。

      和所有同龄人一样,他们上有双亲要伺奉,下有妻儿要养育,他们没有抱怨,没有退缩。但随着时光的前进岁月的流逝,他们老了,迟滞了。时代的发展让他们措手不及,抬头再看这个世界时,昔日的同窗,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伙伴,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差距已到了不可比肩的程度,更不用说伙伴们的自由洒脱,他们的眼睛潮湿了。当然,他们之中也不乏出人头地者,或下海经商,或步入仕途,有的在学校里还担任了中层领导,可细数又有几人。由于长时间的站立或伏案,他们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肩周炎、腰肌劳损、腰间椎盘突出,高强度的心智劳累,又使得他们过早地苍老憔悴,三高加冠心病、糖尿病、痛风成了他们的常规病,期间就时不时有因疾病或事故走了的。幸与不幸皆由心生,春华秋实冷暖自相知!

       他们也渴望城市生活,他们也企望有一个优越的工作环境,他们更期盼有一群天资聪慧的学生。但老天仿佛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优质生源退潮式的流失,留下来的问题孩子 、留守儿童、残障孩子让他们有心却无奈。再说招聘选调吧,似乎都与他们擦肩而过。先是要学历、专业,等到他们有了时,人家又要求“全日制”而不是“野鸡制”,还要会电脑操作,英语水平多少级。还有年龄的困窘,够年龄的时候没硬件,等年龄放松的时候已老了,与刚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同场竞技,又能有几分胜算。留下来吧!可在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和高科技的教学设备前,他们尴尬了,计算机操作、多媒体展示、课件制作、微课录播都让他们力不从心。即或是一些校外教研竞赛,他们也只能选择退出或放弃。早几年,全国各中小学盛行课堂改革,“无师课堂”、“翻转课堂”、“六度自主课堂”、336学本课堂”等层出不穷,让教了一辈子书的他们无所适从,曾经引以为傲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一下子失去了依托,一种苍桑的悲戚油然而生。

        还有职称评聘和晋级,中师生可能是最悲催的群体了。由于起点低,他们的薪资结构永远落后于其它人,导致他们的职称和晋级一直滞后,有的教师退休了还是个中级。个中缘由无从细说,但有一点可窥一斑见豹,他们的学生辈的职称和薪资早已超过他们。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中师生一个个容颜已老,芳华已逝。他们有的已退休或临近退休,但依然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用勤劳和汗水守护着他们的初心,赓续他们的誓言。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暮年琴心,依然绽放!

      中师生是幸运的,他顺应时代的发展而生,中师生又是不幸的,被快速进步的时代所抛弃。再过几年,“中师生”这个称呼就将不存在了,而中师生也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阅读 265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