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风筝——榆楚中心幼儿园大二班班本活动纪实

高陵教育
创建于2024-03-11
阅读 7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程缘起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很多小朋友周末的时候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放风筝,因此在日常谈话中就常常听见“我爸爸能把风筝放得很高”“我妈妈给我买了冰雪奇缘的风筝”。在交流的过程中,没有放过风筝的小朋友也对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小朋友就会好奇的问:“风筝为什么会飞?”“它的下面为什么有长长的线?”“风筝是怎么制作的?”于是,从幼儿对风筝的兴趣点入手,我们与风筝的邂逅就这样开始了!

👧:我想把对风筝🪁的疑问记录下来,一个一个的去了解。

👧:我想知道放风筝🪁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我们可以用画笔记录,把问题画下来。

👦:快来行动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因此,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开始了对风筝🪁的探索。

赏•风筝之美

初探风筝🪁

👦:我跟我爸爸周末在广场上放风筝了🪁,风筝🪁飞的很高。

👧:我有白雪公主图案的风筝🪁,我很喜欢,是妈妈给我买的。

👧:我的风筝🪁是三角形的,后边还有两个长长的尾巴。

👦:风筝🪁为什么能飞起来哪?

👩‍🏫:将疑问绘制成调查表吧!一起用绘画🎨的形式,记录风筝🪁

……

追•风筝之源

风筝🪁的结构

根据孩子们的了解,我们知道了风筝共有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1.骨架:支撑整个风筝的架子。

2.风筝面:承受风力的部分。

3.提线:风筝和放飞线的连接。

4.放飞线:牵引风筝升高的线。

5.飘带:让漂浮在空中的飘带掌握方向。

风筝🪁的种类

        通过讨论、查阅资料、讲述绘本故事我们还了解到了依照风筝的结构形状,可以把风筝分为八个类别,分别是:板子类、硬翅类、软翅类、龙类、立体类、硬翅串类、软翅串类、自由类。

串试风筝🪁

把数只相同或者不同的风筝像穿糖葫芦似的拴在一根或多根线上放飞的风筝。

桶形(立体)风筝🪁

亦称立体风筝,一般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的风筝,象宫灯、花瓶、火箭、酒瓶等皆属此类。

板子风筝🪁

就是平面板形风筝。升力片就是主体部分,四边有竹条支撑,形状多八角、菱形、正方形、四边形等。

硬翅风筝🪁

这种风筝的翅子是固定的形式,而翅子范围以外的部分造型与骨架结构,则因题材不同而各不相同。

软翅风筝🪁

它的升力片是用一根主翅条构成,翅子的下端是软性的,没有依附主条。骨架结构多作成浮雕式,适宜于禽鸟和昆虫风筝。

自由类风筝🪁

   自由类包括跨种类,运用新技术,吸取外国风筝之长的风筝。

【小百科】:风筝是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演变成为今日多线风筝。再后来的人们用纸做风筝,所以风筝又叫纸鸢。

绘•风筝之趣

👧:我想自己画一个风筝🪁,剪下来可以是一个装饰物。

👦:是爱心形状的风筝🪁吗?我也很喜欢。

👧:可以把卡纸剪成三角形,做风筝🪁的底板。

👦:好像试一试啊!

……

👧:给风筝加上两条尾巴,看看👀能不能飞起来。

👧:那个是风筝的🪁飘带。

👦:做好之后可以放在区域里,装饰墙面。

……

👦:我想邀请园长妈妈看看👀我画的漂亮风筝🪁

👧:我要把我自己绘画🎨的风筝🪁送给园长妈妈。

👧:我喜欢💕我的小风筝🪁……

        怎样做一个风筝呢?孩子们讨论用什么材料制作?制作的步骤有哪些?

👦:可以用纸做,可以用区域里的彩色卡纸做。

👦:可以用报纸做风筝。

👧:设计风筝的形状,然后用骨架固定住。

👧:风筝还要有长长的尾巴。

👦:风筝做好后,还要在风筝下面绑上绳子,然后到外面去放风筝。

         孩子们收集了制作风筝的材料,开始了“风筝设计师”之旅。瞧!孩子们化身为小小设计师,分组运用各种材料绘画制作自己独一无二的风筝。

老师有话说:

       在设计制作风筝的过程中,老师放手让幼儿自主结伴分组,并以一个观察者在旁仔细观察幼儿的准备过程,充分给予幼儿自主权,让他们在观察与试误中,选择适宜的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风筝。

放•风筝之乐

👦:风筝🪁在有风🌬的情况下,才会飞起来。

👧:那我们去寻找风🌬吧!把风装袋子里。

👦:一起出发去寻找吧!

第一次试飞🪁

      风和日丽的天气,最适合户外活动了。这不,带着心爱的风筝,孩子们来到了操场上,你拿风筝我拿线,“三二一,起飞!”孩子们经过多次尝试,有很多问题出现

👦:风筝怎么总是贴我身上呢?飞也飞不起来,怎么回事呀?

👧:我知道,一定是因为风太小了所以才飞不起来,我要好好想想该怎么办?

第二次试飞🪁

         经过调整后,孩子们进行了第二次试飞。在这一次的飞行中,孩子们发现有了同伴的帮助,风筝能飞起来,但是风筝飞得低,还会转圈的问题。

      老师有话说:

        幼儿积累了许多经验,在第一次试飞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升。在第二次的试飞中,通过问题的讨论,帮助幼儿解决放飞中遇到的问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支持、指导助推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自主对比、解决问题,将相互学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展•风筝之态

00:45

幼儿的收获

       通过本次课程活动,幼儿通过多种形式感知、了解风筝的多种造型和不同特点,初步赏析了它的色彩、图案、寓意之美,能用语言、动作、绘画等方式表达对风筝的认知,喜欢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程感悟

         在《你好,风筝》 班本活动中,以幼儿为主,关注到幼儿的兴趣点,追随幼儿脚步,根据幼儿的疑惑开展活动。放慢脚步才能看到沿途的风景,在这段旅途中,孩子们收获满满,多给孩子一点信心与耐心,他们会像风筝一样,在跌跌撞撞中越飞越高,愿风筝载着你们的梦想一路起飞。

        如果说孩子们是一只只小风筝,充满对翱翔蓝天的渴望,那么老师们则是牵引着风筝的引线,指引着风筝飞翔的方向,而助力风筝高飞的那一阵风,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却容易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若我们能敏锐捕捉,勇于探索,耐心发现,便能带孩子领略更开阔,更深远的世界。那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风筝去旅行吧!

编辑:刘柯新

初审:严青、和莎

终审:梁敏

图片提供:大二班三位老师

阅读 7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