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王桂霞
观察对象:蜜蜜 女 6岁
观察时间:2024年3月7日 8:55-9:30
观察背景:仙河镇中心幼儿园大三班线条旅行
观察目的:幼儿在线条旅行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以及游戏水平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对游戏内容的观察描述
又是一天的自主区域游戏时间,像往常一样,班内开设了头脑风暴、科探天地、线条旅行、巧手工坊及建筑专家五个室内游戏区。从投放的材料、作品的呈现等细节不难看出,线条旅行是最吸引我们班小女孩的,与性格有关,小女孩喜欢动手操作各种线类、纽扣、小毛球等等。今天在做完进区计划后,蜜蜜小朋友又是最早进入线条旅行的,非常熟练的选取了喜欢的扭扭棒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很快一个个扭扭棒做成的成品就映在了作品展示架上。放眼望去整个作品架,扭扭棒类作品最多。
对幼儿行为的分析解读
幼儿对于扭扭棒较为熟悉,而且扭扭棒的可塑性强,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作品,会较为轻松的让幼儿获得成就感。相反,我们投放的手工刺绣材料,对幼儿的要求要高一些,如:专注力强、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较好等,所以它不怎么受欢迎,幼儿的选择率较低,在持续一周的自主区域时间,也就是有两三名幼儿会去选择,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在选取材料时会倾向于出型较快、效果明显的。
教师的反思与回应策略
面对幼儿出现的这一问题,我考虑到是否是材料真的不太符合幼儿的能力与水平,考虑将这些材料替换掉,换成比较容易出型或者是毛线换成粗线,可以节省时间的材料。但是通过这一次的观察,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在蜜蜜做完第一个扭扭棒作品去选取第二种材料的时候,我向她推荐了手工刺绣,并且通过聊天的方式向她了解,为什么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这个呢?蜜蜜告诉我:这个太麻烦了,要好久才可以完成,而且线用完了我们也不会穿线,老师也不让我们把这个带回去呀。简短的两句话透漏出了好大的信息量,我开始手把手的教蜜蜜怎样穿线、如何快速的找到连接成一条线的两个点,经过慢慢的尝试,蜜蜜好像是找到了窍门,而且很快就给小房子的房顶赋予了漂亮的颜色,蜜蜜兴奋的向我炫耀,我想她已经成功的迈出了一步,肯定也会把她的收获分享给她的小伙伴。区域时间将要结束的时候,我悄悄的走到蜜蜜身边告诉她,这次完不成没关系,等明天自主区域时间我们再继续就可以喽,只见她把线、针、模板等工具整整齐齐的收纳进了柜子里。所以说,材料投放区的冷门材料不一定是孩子们不喜欢,也不一定是水平达不到,有时缺少的是一点点指导。
———————————分割线——————————
观察者:苏启艳
观察对象:意意 男 6岁
观察时间:2024年3月7日 9:05-9:30
观察背景:仙河镇中心幼儿园大三班建筑专家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建筑专家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以及游戏水平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对游戏内容的观察描述
区域游戏时间开始了!小朋友们都纷纷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意意不假思索的选择了建构区,似乎心里已经想好了想要搭建的造型,他选择了乐高积木进行拼搭,他拿起积木一块一块的摆放着,慢慢的一个机器人的造型就出现了!“意意你真有想法,感觉你的机器人很厉害哦!”我对他提出了表扬!
他听了之后,似乎有了动力,他又选了许多乐高积木开始拼搭,不一会一个战舰就被创造出来了!我真的被意意的想象力震惊到了!我对他说:“这么有想法的作品应该保存下来。”意意听后,去拿了纸和笔,把他的作品画在了纸上。
我让意意把他的作品放在了柜子上展示,并把记录的画纸粘贴在了展示板上。意意向小朋友们讲述着自己的搭建过程和技巧,小朋友们听的津津有味,意意也十分有成就感,开心极了!
对幼儿行为的分析解读
游戏中意意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搭建活动,他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在搭建时动手能力也很强,能够自己构思好想要搭建的造型,并有条不紊的搭建出来。其次把造型通过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又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操作过程,在意意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以及合适的引导。
教师的反思与回应策略
对于大班儿童来说,建构区域是一个充满奇妙世界和创意的地方。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建造各种不同的物品和形状。在观察和记录大班建构区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以及他们发挥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教师充当着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孩子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发展。
措施:
1.作为教师要减少对区域的控制行为,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去搭建自己喜欢的主题,减少教师的主导行为。
2.要及时肯定幼儿,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在幼儿搭建出自己满意的造型时,对幼儿的搭建成果给予赞扬与肯定,使其闪光点得到进一步发展。
3.有目的的对去进行指导孩子如何才能很好地进行搭建,在日常或者晨谈时间,与幼儿一起学习搭建的技巧,以及进区如何绘制搭建设计图。
4.作为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游戏,捕捉游戏中的价值点以及幼儿的游戏过程遇到的种种情况。
———————————分割线——————————
观察者:李素素
观察对象:米宝宝 女、浩博 男、王梓睿男6岁
观察时间:2024年2月28日 8:40-9:00
观察背景:大三班
观察目的:
1.区域材料是否能够支撑幼儿进行自主游戏。
2.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自主性
对游戏内容的观察描述
自主区域时间到了,今天选择益智区的小朋友只有3个小朋友:王梓睿、米宝宝、浩博,他们来到区域里,拿出了两套“乐迪图探险棋”,这个棋之前需要两个小朋友一起玩,米宝宝和王梓睿率先组成了一队,开始了游戏。这时,浩博自己拿着探险棋不知道怎么办了,看看自己的探险棋,又看了看米宝宝和王梓睿,很无聊。
这时,老师注意到了这个情况,问道:“这个探险棋真有意思,需要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呀?”“我们两个!”米宝宝回答到,“那可以更多人一起玩吗?”“应该可以吧!”米宝宝说到,说完米宝宝就向浩博发出了邀请,“浩博,你收起你那个,和我们一起玩这个吧!”
浩博接受了他们的邀请,加入了米宝宝和王梓睿的队伍中,玩的可开心!
对幼儿行为的分析解读
刚进行不久的自主游戏,所有有些幼儿还有点不知道需要怎样做,有点放不开,浩博和其他小朋友选择了一样的棋,可是他没有找到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看到别的小朋友已经开始愉快的玩耍时,他也没有开始游戏,也没有主动更换材料或者寻找伙伴,在社会性方面缺少主动性。米宝宝和王梓睿小朋友是早就想好要选择这个区域的,所以她们游戏一开始就组队了,而且对于探险棋的玩法也是有一定经验的,老师在询问几个人玩的时候他俩能积极的邀请浩博加入到游戏中,对于同伴关系发展比较好。
教师的反思与回应策略
在自主游戏过程中,老师观察到浩博一个人很无聊,所以老师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米宝宝和王梓睿邀请浩博加入到游戏中,然后教师推出他们的游戏。
1.对于“幼儿是否明白自主区域中材料的玩法,及注意事项”的问题,对于幼儿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材料,老师可以举例说明它的玩法,但是玩法不是单一的,所以教师介入不可以太多。可以让部分孩子先学会,然后带领不会的孩子进行游戏。比如让米宝宝和王梓睿带领浩博一起玩。
2.对于“教师是否需要介入”的问题,一般大班的小朋友是不需要介入的,但是浩博小朋友观察了很久,也没有举动,可能还有点不适应自主游戏,所以在观察过后,教师进行介入,并提问问题后,及时的退出,三个小朋友开心的一起玩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