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教育宣传特刊
以案说险——注重个人信息保护

上海人寿上分客户服务部
创建于03-11
阅读 224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案例介绍

        王先生近期频繁接到相同电话,对方告知其保险生存金因银行卡账号错误无法打款,随即添加了王先生的微信,并推送了所谓的身份信息验证链接。因王先生近期在某保险公司恰巧申请了生存金领取手续,未产生足够的警惕心,随即点击了链接,完成了相关操作。次日,王先生拨打了某保险公司电话,查询生存金到账情况,得知自己的业务正在处理中,并未发生银行转账失败的情况,随即意识到自己被骗。

案例启示

        消费者要将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安全防范意识,降低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警惕手机诈骗短信及电话 。

     2、妥善处理涉及个人信息的单据。

     3、未知的免费WiFi谨慎连接 。

     4、定期安装或者更新杀毒软件。

     5、"海投"简历需谨慎。

     6、不随意点击陌生网站或者链接。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都属于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泄露会产生许多危害,影响消费者日常生活与工作,例如:

     1.短信、电话骚扰不断。

     2.冒名办理信用卡。

     3.司法案件从天而降。

     4.账户钱款不翼而飞 。

     5.个人名誉无端受毁。

阅读 22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