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长河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总要组成部分。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教学主题“民风民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为了提高孩子们对传统民俗的认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六年级语文组结合单元主题开展了以“乘民俗之风 寻传统之美”的大单元主题教学,让学生通过办“民俗小报”的形式,去探寻民俗,传承民俗。
课本中欣赏民俗
本单元内容安排在开学初,孩子们对刚刚经历过的缤纷春节仍记忆犹新,巧借这个真实的情景,在学习者与文本之间建立了联系。在赏“老北京画卷”的同时,通过了解文中春节前后的节日习俗,能够发现文章抓住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描写,学生借助表格发现各个时间里老北京的不同习俗,课文脉络及内容一目了然。
生活中探寻民俗
六年级语文组按照“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的要求,遵循要设计系统、科学、合理、分层、多样、有针对性的作业,从课堂入手,提质增效,避免学生课上不足课下补的情况发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立足课本,着眼课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作业,注重了多学科融合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探寻民俗。
交流中传承民俗
通过对民风民俗的了解,同学们体验到各地习俗的多姿多彩,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了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
效果与反思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风民俗”,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背景和风俗习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风民俗,散发着传统文化精华的芬芳,闪烁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这是属于每一位中华民族后人的宝贵财富。同学们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探知并掌握介绍主要部分的写作方法,在自主搜集资料且有针对性地筛选、整理和归类中拓展对传统习俗的认识,借力小组合作,设计并完成实践性作业,从而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此次作业设计帮助学生改变了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促使了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的发展。本次作业设计它既使学生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
学生在收集和挖掘民风民俗的过程中,对民风民俗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感受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唤起学生对民风民俗的真实体验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在理解传统风俗习惯的同时,也认识到一些风俗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学生们通过上册学到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积极参与到活动过程中,通过探访、绘画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以学生的亲身经历激发他们表述的欲望和兴趣,通过探索表述民俗的特色,达到能力的螺旋上升。
立足民俗,就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浸润文化,就有了灵动的精神升华,一幅幅饱含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作品或刚劲有力,或飘逸灵动,或神形兼备,或气韵生动。活动中学生通过探究不同民俗文化,了解到更多传统的民风民俗,感受到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领悟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激励了他们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并从中受到鼓励:传承民俗文化,弘扬爱国情怀,争做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