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末和朋友登山或登高已经渐渐成为一种令人愉悦的生活常态,昨晚高山提议登指住山,我约到了江山,于是在这个晴朗的周六,从海拔970米的指住山庄出发,我们开始向1570米的指住山顶峰进发。
(指住山顶峰形同人头,本地人俗称列宁圪脑)
这是我第二次登指住山。17年元旦,一个登山小白,在清泉高山等一群老朋友的带领下,在覆着皑皑白雪的山间踏雪前行,我知道了当城里见不到一片雪花的时候,山里还是风雪漫天,银装素裹的世界。这让我明白,不同的空间,景象会如此不同。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位66岁的老妪,不顾路途艰险登上山顶求祖师爷保佑,只为了能让自己的孙子顺利考上阳城一中。下山的时候,因为没有成形的路,年迈的老妪只能坐在雪上一点点的往山下挪。
(2017年拍摄视频)
这次登山,遇到的人比17年更多一些,从正月开始,虽然一直断断续续有人上山祈拜,但临近二月二总是人最多的时候,刚走没多远,就遇到几个下山的,聊了几句,近七旬的老人说,他四点从家走,现在已经九点半了。
这些上山的人们,都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并不同于我们的休闲。交谈中得知,指住山周围或者稍远一些的乡镇及至河南,常年都有人上山拜庙,但最集中的还是从正月到二月二这段时间,他们还热情的提醒说,庙里有饭,免费的。
(关帝庙背后的巍巍群山)
(关帝庙对面,群峰耸立)
(指住山顶进庙的拱门)
这次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多了几件,路变得非常好走了,以前要从枝杈间钻行的一段路变宽了,又从山底往山顶修了好多石头的台阶,村民说这是由看庙人发起,村民义务劳动,从18年开始一点一点修起来的,不起眼的石头台阶,让脚下的路变得稳当踏实,快到山顶庙上的一段路,专门撒上煤灰防滑,甚至还凿出一些圪塄,处处都透着用心;虽然已到正月末,天气转暖,但山上残雪犹多,没有雪的地方因为雪水的融化土路变成了泥路,湿滑难行,而今天遇到的年龄最大的老妪已经70岁了,从她瘦削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怯懦和退缩,就如每天要回家一样平常从容。光绪八年坐化圆寂的年轻凤阳和尚的尸骸得到了很好的安葬,还有人在坟头烧了香。但最出离我的生活经验的,是山上做饭的60岁的东窊庄老妪,在这二十几天里,每天九点上到山顶,下午三点下山回家,也就是说,在这个周末之前,她已经爬了二十几趟指住山了!
(山间残雪还有不少)
(踏雪而行)
(光绪八年,安徽凤阳的年轻和尚坐化于指住山,以前陋坟残骨,现在修了新坟,刻了新碑)
(2017年时的和尚墓)
(庙里免费给大家做饭的60岁老妪,从正月开始的20多天里,每天要爬一回指住山)
(道路上撒了煤灰,凿了圪楞)
指住山,是阳城的一座名山,与王屋山遥遥相对,庙外矗立的三块不同年间的石碑上,写着三个名字:砥住山,抵住山,指住山,百姓们分不清应该叫哪个,也没人认真追究这些学究们的玩意,他们上山是带着美好的心愿和虔诚的盼望来的,主庙里供着的佛像旁边写着祖师爷三个字,问他们祖师爷是谁,管着些什么,他们却说不上来,又笑笑说,没事,你心里想啥就和祖师爷说,没关系的,祖师爷啥都管。
(主庙里的祖师爷)
他们的话语透着朴素和纯真,眼神清澈,心怀原始朴素的信仰,相信自己的虔诚能化解世间的一切烦恼。他们终年与大山做伴,把自己的命运和山神联结在一起,他们的生命与见识,都与大山密不可分,大山也赋与这些山里人坚韧和忍耐的品格。
七年来,在清泉高山江山等一群朋友的陪伴和带领下,我,一枚小菜菜,也走过了不少山路,登过了不少山峰,就我而言,登山就像读书一样,它丰富了我的见识,让我对我平常生活以外的世界的认知不再贫乏,而走进山里人,走进他们的世界,更有一种比读书来的深刻的多的体验,读书,行路,是一种休闲,却也是一种修行。今天的指住山之行,像是冥冥中的一种召唤,从指住山到指住山,七年间,我用脚步画出一个圈圈,像要写一本书出来,今天算是完成了第一章。
大山这本书太厚,需要慢慢读;山里人的故事太多,只能慢慢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