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源扶氏家族
在桂东县寨前镇
流源村的深山之中,有一个古老而宁静的村庄——流源村。这里山水环绕,竹林茂密,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安详。而在这个美丽的村庄里,居住着一个独特的家族——扶氏。
扶氏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年间。那时,扶氏的祖先为了生计,从桂阳迁移到桂东县寨前镇的桃坪村。他们凭借着手中的技艺——手工造毛竹纸,开始了在流源村的新生活。
扶氏家族的造纸技艺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他们选用当地优质的毛竹,经过精心挑选、削皮、切片、浸泡、蒸煮、漂白等多道工序,最终制成一张张薄如蝉翼、质地坚韧的毛竹纸。这种纸张不仅书写流畅,而且经久耐用,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扶氏家族的造纸技艺不仅精湛,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人诚信、厚道和勤奋。在流源村,扶氏家族的名声远扬。他们从不偷工减料,始终坚守着诚信为本的原则。在造纸的过程中,他们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正是这种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和对品质的严格把控,使得扶氏家族的造纸技艺在流源村独树一帜。
由于扶氏家族的手艺高超和为人诚信,他们很快就被当地的大户人家聘请为师,传授造纸技艺。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当地造纸业的整体水平,也为流源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许多村民纷纷加入到造纸行业中来,学习扶氏家族的技艺,共同为村庄的繁荣贡献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扶氏家族在流源村的人口逐渐增多。如今,扶氏人口已有五十人。虽然扶氏在流源村属于小姓,但由于他们礼义诚信、与其他大姓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因此在村庄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扶氏家族在流源村主要分布在两个地方:下屋组和上新屋组。这两个地方都是流源村的中心地带,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在这里,扶氏家族的成员们不仅传承着造纸技艺,还积极参与村庄的各项活动,为村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屋组是扶氏家族的发源地。这里的扶氏成员大多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人。他们继承了祖先的技艺和智慧,将造纸技艺发扬光大。同时,他们还不断创新和改进造纸工艺,使得毛竹纸的质量更加优良、用途更加广泛。
上新屋组则是扶氏家族的新生力量。这里的扶氏成员大多是年轻一代的手艺人。他们不仅继承了祖先的技艺,还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造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他们的努力下,扶氏家族的造纸技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邓氏源流
奇雅公遇异人
祖讳奇雅,字玉俊,乃桂柏祖十一世孙,生于明朝天启4年4月Ⅰ日,妻杨氏宾娘,生于同年4月7日,天生一对,同心同德,性格豁达,待人和蔼可亲,乐善好施,,遇事担当,吃苦耐劳,立意艰苦创业。于崇祯16年移居流源邓家湾,胸怀壮志,披荊斩棘,开发流源。据历代相传,是年除夕傍晚,见一老叟于江边垂钓,衣着褴褛,精神䦆铄,公近前答讪,乃炎陵之孤寡老人,名唤洪氏海,即请留客,热情款待,给予沐浴更衣,视欲亲人,一起团年就餐,并嘱其后在此食宿,早出晚归,每天钓鱼近斤左右。时逾三年后,老人感激瞻养之恩,道出洞中心那巨石之处,风水极佳,可制栋房子,再者离此数里外上坪马鞍楹,是个“”将军上马”之形,下面腹脐处,待你百年之后可葬一坟墓,临别,雅公问其造房吉日,其答待回家查阅历书,方可确定。后来雅公走遍炎陵全境,查并无此人,有日百姓告曰,此地有处洪氏庙,当时雅公猜拟,难道是庙里菩萨点化?当晚即至庙焚香祷告,果然不出所料,次早赴庙一看,神台上一片红纸写着房子起造吉日,自始后流源邓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据传洪氏海菩萨指点那处“将军上马"之坟墓,只要墓碑上流下几条石浆,必定出几个人才,相传有一次石碑流下七条石浆,当年有六个秀才去赶考,临行请了一个挑担,到了考场后六个秀才如愿考取文举人,那个挑担的看到考取武举人的操场上喊声震天,热闹非凡,一时兴起,忍不住上前演练了一套扁担武术技法,一时左挑右砍,前翻后滚,考官禁不住连连称奇,不断发出惊叹,最后竟被录为武举人。可见仙家洪氏海所点那"将军上马”坟墓风水之神奇。岁月如梭、至今奇雅祖之后裔繁衍15世,其子孙总计30OO余人,约占流源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除大部份聚居流源村和本县及它乡镇外,还有许多散居全国各个省市区域以及香港,澳门,美国,加拿大等地。
朱树森智擒匪首
朱树森智擒匪首:一段被遗忘的英雄事迹
在1952年的冬天,朱树森应四都乡角塘村一村民的邀请,前往小芳村超箕窝纸厂工作。那时的他,年轻而富有胆识,对未来充满着期待。纸厂里的其他四位工友,也都是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他们一同努力工作,过着平凡而简单的生活。
有一天,一个来讨水喝的人出现在纸厂。他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工友们的警觉,相反,他们热情地招待了他,甚至给他食物。然而,第二天这个人又来了,他说想洗澡。那时候的纸厂条件艰苦,没有专门的洗澡设施,但工友们还是帮他烧水,让他洗了个澡。然而,令他们感到奇怪的是,这个人洗完澡后并没有留下吃饭,而是选择离开。这样的行为让工友们开始对他产生了怀疑。
几天后,这个人再次来到纸厂,同样是洗澡后离开。他的行为举止越来越让工友们觉得可疑。这时,有工友发现这个人的行为和普通村民有所不同,他似乎一直在观察周围的环境,生活方式也与众不同。经过商议,他们怀疑这个人很可能是政府正在追捕的匪首钟家川。
有人提议去报告政府,但朱树森认为这样做可能会打草惊蛇,让钟家川有所警觉而逃脱。他决定依靠他们五个人自己来处理这件事。他们计划等待他下次来洗澡时,趁其不备将他抓住。考虑到这个人可能有枪,他们决定要谨慎行事,不能冒险轻举妄动。
经过深思熟虑,朱树森想出了一条稳妥的计策。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钟家川如约而至前来洗澡。他们一如既往地招待了他。当伙夫把水烧开后,帮他提了过去,叫他去洗澡。他脱光衣服后发现水太热了洗不了。这时朱树森同志迅速上前送冷水,一瞬间他从后面一把抱住钟家川,其他四个人一拥而上将其制服并捆绑起来。
他们将钟家川送交给了四都乡乡公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匪患是社会的一大问题。钟家川作为匪首,作恶多端,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恐慌。他的落网,无疑是对匪徒的一次沉重打击。
四都乡乡公所对他们的勇敢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奖励。朱树森同志因为他的英勇表现被授予了“抓匪英雄”的称号。他的名字和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为了一个激励人们勇敢面对困难的榜样。
然而,成功的背后是朱树森同志付出的巨大代价。就在他抱住钟家川的那一瞬间,钟家川反手向后击肘时,他的骨头被挫断了两根。那种剧烈的疼痛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然而,即使面临如此危险的情况,他仍然勇敢地面对了这一局面,为人民除了一害。
自此以后,朱树森同志的事迹成为了当地的一个传奇。他的勇气和决心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激励着后世的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能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流源大事记
1368年,流源村实施均田制,以稳定农村土地分配。
1384年,流源村开始推行《大明律》,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1404年,实施了“一条鞭法”,简化了税收和徭役的征收方式。
1450年,因“土木堡之变”的影响,当地农民生活陷入困境。
1550年,由于“海禁”政策的实施,农民的收入受到了限制。
1532年,流源村遭遇大旱,粮食减产严重,百姓生活困苦。
1600年,推行了“永佃制”,允许农民长期租用土地,增加了他们的生产自主性。
1628年,庆祝崇祯皇帝即位。
1636年,清朝建立之初,在封建领主制度下,流源村农民们被迫为地主劳动,生活困苦。
1638年,流源村引发山洪暴发,导致不少量农田被毁,房屋倒塌。
1644年,随着清政府入关,流源村当地社会也逐渐恢复了生产秩序。
1702年,流源村发生严重水灾,河水泛滥成灾,造成大量农田被淹
1749年,流源村遭遇罕见大雪,严寒导致大量牲畜冻死,百姓生活极度困难。
1757年,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这对流源村农村社会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农民们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外国商品的涌入对流源村农村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流源村农民起义也受到影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农田荒芜。
1861年,清政府开始推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和生产方式。村也开始学习并尝试使用新的生产方式。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清政府的改革进程受阻。流源村依然处于封建制度的束缚之下。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赔款巨额白银。流源村也受到了经济负担的影响,农民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流源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民们开始追求自由和平等。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瓦解,流源村农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放。
1916年),护国运动爆发,流源农村成为反对封建势力的重要战场。
1921年,流源村遭遇大旱,粮食减产,导致百姓饥荒。
1925年,五卅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反帝反封建的高潮,流源农民开始组织起来进行斗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流源村开始逐渐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1947年,流源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流源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1949年,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农村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1953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流源村农民们自愿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集体化。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流源村农村地区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农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集中在人民公社中。
1966年,流源村遭遇罕见大雪。
1978年:农村改革开放开始。流源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们重新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
1980年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流源村开始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模式逐渐形成。
1990年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梁梁村开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利、电力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999年,流源村遭受特大洪灾
2005年, 梁梁村完成第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实现了电力供应普及和优化。
2008年,流源村遭遇冰冻雨雪灾害,交通受阻,政府迅速组织救援,确保百姓生活稳定。
2010年,流源村启动“新农村建设”计划,对农村环境进行整治,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同时推出“乡村旅游”战略,利用流源村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吸引游客,带动农村旅游经济。
2015年,流源村开展“互联网+农业”行动,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梁梁村积极协助政府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
桂东十大碗
桂东十大碗一般是办酒席才有的,以前酒席上十大碗菜肴都有严格规定,并有十碗菜的口 诀:一碗的的塔(大杂烩),二碗芋头冬子鸭,三碗蕃薯面两头搭,四碗蒸蛋条羮扎,五碗脚诂香辣辣,六碗蛋椿香菇搭,七碗猪肚搭酸辣,八碗红栆薏米拌(甜食),九碗鲤鱼姜葱搭,十碗扣肉香香烂。
一碗的的塔,即大杂烩,是十大碗的开篇之作。这道菜汇集了多种食材,经过精心烹制,呈现出丰富的口感和味道。它象征着团结和和谐,寓意着酒席上的宾朋满座、欢声笑语。
二碗芋头冬子鸭,选用当地优质的芋头和鸭子,经过独特的烹饪工艺,芋头软糯香甜,鸭肉鲜嫩可口。这道菜不仅美味可口,还寓意着丰收和富足。
三碗蕃薯面两头搭,是一道充满创意的面食。蕃薯面的加入,使得这道菜品既有面的细腻口感,又有蕃薯的香甜味道。两头搭的造型,更是寓意着吉祥和美满。
四碗蒸蛋条羮扎,是一道营养丰富的菜品。蒸蛋的细腻口感和条羮的爽滑质地相得益彰,让人回味无穷。它寓意着幸福和温馨,象征着家庭的和睦与繁荣。
五碗脚诂香辣辣,是一道地道的桂东特色菜。选用当地特色的脚诂,经过精心烹制,呈现出香辣可口的味道。这道菜寓意着热情和活力,让人感受到桂东人民的热情和豪放。
六碗蛋椿香菇搭,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品。鸡蛋和香菇的搭配,既增添了口感的层次感,又提升了菜肴的营养价值。它寓意着和谐与共生,展现了桂东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七碗猪肚搭酸辣,是一道开胃提神的菜品。猪肚的鲜嫩口感和酸辣的调味相得益彰,让人食欲大开。它寓意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象征着桂东人民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八碗红栆薏米拌,是一道甜品。红枣的甜润和薏米的清香相互融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甜美味道。它寓意着甜蜜和幸福,让人感受到桂东人民的热情和好客。
九碗鲤鱼姜葱搭,是一道寓意年年有余的经典菜品。选用新鲜的鲤鱼,搭配姜葱烹制而成。鱼肉鲜嫩可口,汤汁浓郁香醇。它寓意着丰收和富足,也象征着桂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十碗扣肉香香烂,是十大碗的压轴之作。扣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肉质酥烂入味,香气扑鼻。这道菜寓意着团圆和美满,也展现了桂东人民对美食的极致追求。
桂东十大碗不仅是一桌丰盛的宴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现。它融合了桂东地区的独特风味和美食智慧,成为了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每一碗菜肴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食魅力,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在桂东地区,无论是喜庆的婚礼还是盛大的庆典活动,十大碗都是必不可少的佳肴。
它见证着人们的欢笑和团聚时刻,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桂东十大碗的烹饪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厨师们的心血和智慧。从食材的挑选到烹饪技艺的运用,从口感的调整到菜品的呈现,都体现了桂东人民对美食的敬畏和热爱。正是这种对美食的极致追求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得桂东十大碗得以传承至今并发扬光大。
在品尝桂东十大碗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美食带来的味蕾盛宴,更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这些菜肴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表达。它们让人们感受到桂东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也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桂东十大碗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新的食材和烹饪技艺的引入使得这些传统菜肴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环保理念的重视桂东十大碗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以满足现代人的口味和需求。
总之,桂东十大碗作为桂东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现。在未来我们期待着桂东十大碗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并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