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你好

可可
创建于2024-03-09
阅读 31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程缘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5-6岁儿童社会适应的合理期望是“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大班孩子毕业后即将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个转折,这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

为了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大班以“小学,你好”为主题开展了幼小衔接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提前感受、了解和适应小学生活,为孩子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的学期计划

时光流逝,冬去春来,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学期,这个学期是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最后一学期,作为老师我希望孩子们能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期快乐渡过,因此我和孩子们讨论了这个学期你想怎么过的讨论。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但是我们班的孩子在入小学前还有些地方需要提升,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班上很多孩子经常迟到,没有良好的时间观念,为了更好的培养小朋友良好的时间观念,我们开展了“时间小主人”这一课程。

一、我为小学做准备

(一)你好,时钟

  • 制作毕业倒计时

让孩子们珍惜在园时间,体验动手制作毕业倒计时的乐趣,知道毕业离园的日期,感受时间的流逝,懂得珍惜时间。

  • 时钟滴答

时间在我们身边,但是为什么看不到它呢?“时间”到底在哪里?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出发去寻找......

刘孝莉:幼儿园大门口的显示屏有时间!

敖毅涵:班上的电脑右下角有时间。

周可欣:签到台墙上挂着钟也可以看到时间。


通过寻找时间,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时间的呈现方式和出现地点是多种多样的。墙上的钟、各种建筑上的钟、电脑和手机的数字时间……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时间就在我们身边。

  • 趣味时钟

结合实际生活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看到过很多不同的时钟造型,有方形的、圆形的、兔子形的……

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延伸出设计时钟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发散思维去设计属于自己的时钟。之后,老师将孩子们的时钟作品展示在班级环创墙面,美化了班级环创的同时也吸引了孩子们的驻足欣赏。

  • 认识时钟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身材好;

跑得最慢是时针,个儿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在认识各种各样时钟的基础上,孩子们认识整点和半点。

  • 《金老爷买钟》

《金老爷买钟》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讲述的是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悬念与推理的很好玩的故事。

孩子们懂得了时间总是在不停的流逝,它是不会停下来的。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要让时间白白溜走了。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也象金老爷一样,做一个爱惜时间的人。

(二)时间的妙用

  • 来园签到表

通过阅读绘本《金老爷买钟》让孩子们学会了要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教师制作了班级签到表供幼儿使用,养成准时入园的好习惯。

  • “一分钟”体验

时间是什么呢?一分钟是多久呢?老师鼓励孩子们以一分钟为单位,体验一分钟时长。

  • 挑战一分钟夹豆子
  • 挑战一分钟整理
  • 我的时间我做主

安排自己的一天时间,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呀!

老师鼓励孩子们选择周末的一天来计划时间、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

教师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本次活动,孩子们从生活实际中慢慢走进时间、认识时间、感受时间,并陶醉于表征时间的创意活动中。通过不断认识“时间”这一重要概念,将良好的时间意识渗透到一日生活中,扎实地走好幼小衔接每一步,为今后良好习惯的养成、适应未来的小学生活累实了基础。

(三)探秘书包

《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指出:“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分类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分类整理和存放个人物品,指导幼儿逐步学会分类整理和收纳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孩子们自主的观察、思考、讨论、练习、体验,学会有规律地整理物品,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激发了孩子们入学的愿望,为即将进入小学打好了基础。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孩子的脚步去探秘关于书包的故事吧

  • 讨论:幼儿园的书包的书包里放什么?

罗祎菡:幼儿园小朋友的书包里面装的都是水杯,还有吸汗巾。

陈姿争:我的书包里还装了衣服。

刘峻宇:还有画画本和水彩笔。


  • 讨论:小学生的书包里放什么?

周可欣:我姐姐读二年级,我姐姐的书包里我装了很多书,还有文具盒去。

刘孝莉:小学生的书包里装的都是课本还有作业本。

欧阳志远:小学生也要带水杯吗?

带着疑问,我们引导家里有哥哥姐姐的小朋友回家观察,近距离了解一年级小学生书包里的物品。并鼓励他们把观察到的经验分享给班上的其他小朋友。

通过不断的了解,孩子们对“小学生书包里的朋友”产生了好奇,他们激动地讨论着幼儿园与小学书包里不一样的“好朋友”。

幼儿园主要以生活用品为主,小学主要以学习用品为主。水壶、跳绳是幼儿园和小学生都要带的东西。

  • 上小学需要准备什么

通过不断了解孩子们知道了小学哥哥姐姐的书包里都装了些什么,大概对上小学需要准的的物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孩子们积极讨论着上小学需要准备的物品。

可欣:上小学要准备作业本,老师会布置作业。

罗莹冉:还要买包书皮,用来保护课本。

欧阳志远:还要带文具盒。

  • 我会整理书包

孩子们通过经验分享、小组讨论等方式,对书包内的物品进行分类,并表述分类的依据,锻炼幼儿分类技巧。

通过不断整理书包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整理书包的步骤要点,知道整理书包要讲究方法,学会快速整理好书包的方法。活动中幼儿能从多种角度进行比较、分类等认知活动,推动幼儿进行有效的经验积累。

  • 书包整理大赛

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天坚持整理书包”好习惯的培养在于“训练”,重在“养成”,我们期望孩子们实现从“整理书包”到“自觉分类整理个人物件”的习惯迁移。经过不断的了解,孩子们对书包整理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于是我班开展了书包整理大赛。

教师思考:  

孩子们通过经验分享、小组讨论等方式,对书包内的物品进行分类,并表述分类的依据,锻炼幼儿分类技巧。

通过不断整理书包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整理书包的步骤要点,知道整理书包要讲究方法,学会快速整理好书包的方法。通过书包整理大赛,养成幼儿进入小学后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孩子们在对物品分类整理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幼儿有序归纳整理的好习惯。

二、我要上的小学

  • 关于小学,我想了解

橙子:小学上课学什么?

小雪:小学会有很多作业吗?

志远:小学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

峻宇:小学的教室有什么?


  • 小学知多少

在他们的分享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于小学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有关小学的更多细节还是模模糊糊的,捕捉到幼儿的兴趣,我们再次与幼儿进行讨论。

  • 我认识的小学
  • 我想上什么小学

毅涵:新泉小学,我对新泉小学比较熟。

伊乐:新泉小学,因为我爷爷在新泉小学。

小学:我去三小,因为我妈妈说我要去芦溪读小学。

赟辰:我要去四小,因为我妈妈在那上班。

  • 制作路线图

首先了解小学的位置,和爸爸妈妈一起吃完晚饭后散步去学校,看看去往小学应该怎么走。

罗祎菡:我先走一个直路,然后再拐个弯,下个坡,经过一个小桥,走到街上后,经过很多店铺,左转就到了小学。

易希萍:从我家直走到街上会看到一些树,到了街上会有一个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左拐就到了早餐店,早餐店拐个弯就到了小学。

李瑾萱:从我家里要经过三个房子再转弯,然后一直笔直走到第一栋房子就是小学。

三、参观小学

前期准备:

  • 参观计划

在参观小学前,幼儿围绕小学生活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教师有意识地增加需要一定专注力和坚持性的活动,鼓励幼儿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 我要采访的内容

根据参观计划,我们制定的采访内容……

李瑾萱:我想知道一年级每天上什么课。我想知道去小学了几点吃饭,每天吃什么。

钟赟辰:我想知道她们几点去学校,几点上课,几点下课,几点放学。

周可欣:我想知道小学每天吃什么,每天上几节课,厕所在哪,什么时候值日,什么时候跳早操。

  • 制作礼物和感谢信

制作感谢信

制作手工

走进小学

  • 小学的环境

幼儿带着问题来到了新泉小学,切身实际地感受小学浓厚的学习氛围,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

阅读 3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