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明县第二实验学校位于宁明县城西郊凤翼南路。是粤桂合作扶贫教育项目工程,从项目工程名称就可以知道,生源大都来自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可以这么说,是一所建在城里的乡镇学校。这里的老师既担负着教学任务,还要担起农村扶贫任务。最重要的还是劝返工作任务的艰巨。这里的学生离校山高路远,许多父母外出打工,厌学的学生较多。每个学期初,学校还是多次派老师爬山涉水,下乡入户对未到校学生进行劝返活动,尽量劝返学生回到学校上课。这是一件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今天又是礼拜六,本是老师休息的时间。但又接到下乡劝返任务。没有埋厌是假的,都是老师,干嘛二实的老师那么辛苦?(县城其他学校相对很少),这是同在县城不同性质学校的区别。我们学生全部都来自边远的山区,又是厌学最大的生源。现实摆在眼前,再差的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我们不去谁去呢? 有了这种思想,就战胜了埋厌的心理,我们二实的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去完成每一次任务。
开学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这次已是第三次劝返活动了。大家都希望这一次劝返学生来校多一些。
从安排表上看,本次下乡返劝共50名学生,大部分学生是那楠乡和板根的,这两个乡离县城大都有60公里的乡村公路。虽说是60公里,大家都懂得,宁愿跑南宁200公里,也不愿跑下乡60公里。特别是入村道路,时而弯,时而陡,很多地方又窄,一不小心,车就被刮痕;如果碰到雨天,路又滑,大伤没有,小伤少不了。特别有些老师还因此晕车呕吐。下乡劝返工作困难一想而知,但这还不是大家所担心的,大家担心的是,这次下乡入户,学生或家长在不在家,能不能圆满完成任务。
车在弯曲的乡村小路上行驶
车在乡村泥路上行驶
在田间地头
在山间小路
在泥泞的路上
按要求,我们先到村委找当地村干部带我们去学生家。有村干部,我们的劝返工作就好做一些。
我们到达村委了,照张像也不错
黄校长也加入劝返活动中
和家长谈心。
和学生谈心
乡村要振兴,教育要先行。这是党中央在十九大的重要指示。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全校开展下乡入户劝返活动。经过几次活动,许多厌学在家的学生得以重新返校上课学习。这是可喜的成绩,但劝返的道路还是很艰难,相信随着政府力度的重大,学校的教育工作不断深入,离"一个不能少"的愿景将越来越近。
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振兴乡村,我们砥砺前行再出发。
本次美篇中的部分相片选自学校微信工作群,对作者给予感谢。
编辑 黎向阳
初审 王丽棉
终审 黄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