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大单元 研思促提升——郓城县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课堂展示活动

郓城县英才学校
创建于03-08
阅读 329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风齐聚力,扬帆正当时。2022版新课标实施以来,“大单元整合”一直是“炙手可热”的教研话题,也是当下教师学习和实践的核心主题。

      为进一步推动“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使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碎片化走向结构化、系统化,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升。3月8日,在教研室王庆国主任、李玉霞教研员的引领下,“郓城县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课堂展示活动”在英才学校顺利举行。

上午篇《小数的意义》

让我们一起走进3位老师精彩课堂吧: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能够依托长度单位、货币单位对小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还停留在“小数”的外在形式上。

      基于以上分析,谭红霞老师从熟悉的人民币入手,紧接着引入米尺,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唤醒旧知,建立联系 

        活动二:借助图形,表征意义

        活动三:沟通联系,整体建构

     

      第二节课,刘敏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名人故事,呈现“小数产生的过程”,使学生明白小数的作用,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让学生动手操作、借助直观模型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

      第三节课,王玉颖老师通过三个层次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特别是在拓展性练习中,让学生在直线上认识小数,从而可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小数的大小,还可以体现出小数之间的关系和无限性,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下午篇《分数的意义》

      3位老师执教的都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第一节课,赵亚秀老师在课前采用旧知引新知的方式,由一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到相同的许多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层层渗透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孩子直观、自然地认识许多物体也可以成为一个整体。教学中,赵老师采用了多说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还可以把哪些事物看作一个整体,若把这个整体中的几个物体看成一份,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顺势引出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概念。

      第二节课,李春华老师首先带着学生回顾了分数的知识,接着通过发现三个3/4的异同点,认识单位“1”,并能说出具体情境下的单位“1”。接着讨论交流发现分数的意义,并能联系实际情境解释或说明分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分数单位。最后通过练习,感受到分数对于生活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三节课,程雪霞老师重视以学具操作降低学习难度,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组织小组讨论后动手折出正方形或者圆形的“四分之一”,通过动手实践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堂上,各组学生能够积极踊跃上台发表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折纸的过程以及如何表示出正方形或者圆形的“四分之一”,多元的师生互动及有效的动手实践,帮助学生清晰掌握了由“一个整体”到“多个”的认知过程。整节课师生互动积极,同学们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

精彩点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展示课结束后,王庆国主任和教研员李玉霞老师针对六节课都进行了精准的点评,并强调:小学数学教师应基于实际学情,关注核心概念,指向整体目标,优化学习评价,在反复打磨、持续改进的动态模式下将大单元教学落到实处。

      本次数学大单元探究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也让大家对于探索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方向。“知之愈明,则行知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每一次探索都是成长路上赋予我们的经验,也是教师锻炼提升必上的舞台,更是一次反思成长的契机!

阅读 32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