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草绿绿,“阅”读勤勤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读书纪实

创建于03-07 阅读976

读好书长精神    好读书添智慧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能润泽我们的心灵。

      为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以读书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借交流碰撞思维凝聚智慧,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假期,在我校语文教研组的精心安排下,我阅读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书,收获不少。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凝聚了刘庆新老师近二十年来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解与思考。全书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现实需求和困惑为出发点,以学习任务群为视角,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对象,明确了小学语文六个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定位,阐释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具体路径,并给出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范例,不仅为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也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索。

读书笔记

       从新课标视角看语文学习任务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材的横向、纵向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每一学段需找准关键点、侧重点进行“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组元。

         

        在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之后,刘老师书中又点出了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呈现的意义和价值,让一线教师明白了为何要研究学习任务群,也让教师们必须牢记组织与设计学习任务群的三大支点是任务、情境和活动。尤其是真实的语文情境,第三章“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路径”第三节设计的突破点:如何创设真实任务情境,告诉我们真实的语文情境设置和具体的单元整体设计,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意义、设计一一详细解读,使我们了解到语文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让我们知道了“语文学习任务群”在教材中具有关联性和整体性。 强调了真实的语文情景不要成为形式,而失去了语文味。并且真实的语文情境是师生互动过程中不断创设与创造的。

读书心得

      学习任务群倡导的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设计任务情境,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学习语文,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创造真实且有意义的任务情景一直是我困惑与研究的内容?通过阅读这一章节的内容,给我的教学思路指明了方向。

       2022年版课标多处提及“情境”,如主题情境、学习情境、任务情境、生活情境……那么“真实情境”的语文学科内涵是什么呢?

        一、情境中要有做事的对象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四(上)第三单元,“连续观察细致”是核心要素,如果从任务群来看,学习任务可以确定为:观察某种事物,用眼、耳、鼻、心等手段,感受事物的特征;观察中结合想象、感受,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关注多种情感体验,并表达出来。这三个任务组成一个群,内部逻辑为:观察方法习得—观察方法运用—观察方法的实践成果。这样一系列学习下来,孩子便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二、情境中要有人际互动

        从“言语实践”层面来看,创造真实的情境,实际上就是建立起语文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生活情境的关联。“角色代入”是情境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如学习四(下)第一单元中的《乡下人家》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学习任务: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画一画,并用一段话写下来。可以抓住乡村最有特点的一处景致进行描写,或者写某个季节的乡村景致。用图片加文字的方式向游客介绍最美的乡村景致,吸引游客。这个任务群,可以分解为三个任务:一是认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深入探究最感兴趣的景致和生动形象的句子;二是图画配文字;三是写出推介理由。这三个任务是有内部逻辑关联的学习活动。

        

       三、情境中要有实践活动方向

       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生活情境、文本学习情境三者之间形成了互动,就会有转化的过程。四(下)第四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要素在第一单元“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又提高了要求,和以往描写动物的习作不同,在这本单元习作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并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根据需要进行表达。不同的情境下,学生习作内容的选取、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动物特点的表现也指向了外形、生活习性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这一独特的编排方式,旨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交际和表达需要,明确习作的目的和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表达,从而使学生的表达有强烈的对象意识,也就是不仅要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还要关注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可一些教师很容易单纯地借课文内容以以往描写小动物的方向来授课,让学生阅读《猫》《白鹅》,写出动物的特点及喜爱之情,那么这只是在文本的情境中学习,只是表象的学习实践。怎样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言语实践呢?

       为达到这样的要求,教材第二部分提供了三个具体的情境,并提示学生针对这一情境的需求,应该着重介绍哪一方面的情况,需要抓住动物什么特点。第一个情境是小羊不见了,为了便于小伙伴帮忙寻找,要向别人讲清它的外形等方面的特点。第二个情境是请邻居帮忙喂养小狗,要讲清楚狗的饮食等,让别人懂得如何喂养。第三个情境是自己要搬家了,想请一位同学收养自己的小猫,可以说说小猫的趣事、生活习性等。三个提示图提示的三种描写角度都是为情境服务的,引导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内容,写出动物特点。教材也提示了如果没有养过这几种动物,也可以写自己熟悉的其他动物,要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提炼习作素材。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一次学习一次成长,一次思考一次提高,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读书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们将在无限的阅读中不断领悟,不断提升,以书香润泽心灵,为教育增添色彩。

阅读 97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