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入境话教研,勤耕不辍共成长——语文教研活动纪实

余泽佑佑
创建于03-07
阅读 8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学未启,教研先行。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

     为了让老师们明确考点考频,让各基础年级老师明确今后的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向,3 月 5 日,在教导处王银红主任和教研组长陈妮娜主任的组织带领下,青岛长江学校初中部语文组开启了新学期以三年中考试题分析、预测中考题为主题的第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会议由九年级老师从中考的角度依照试卷题型对中考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在预测题中,老师们点明了出题意图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武宝慧老师针对中考前四个基础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1.目前来看基础题以选择题为考察形式概率较大,所以此类基础题的训练多渗透于平时,每节课可以拿出5分钟的时间组4、5个题。出现错题可以将涉及到的生字词通过书写来进行巩固记忆。

2.多扩充,在讲到多音字时帮助学生将其他字音进行组词整理,有形近字的字词也是如此。

3.字音—字形—意思—适应语境相关联,相互辅助记忆。

4.帮助学生明确常考病句类型,学会辨析的技巧。如:一眼错的关键词、划分主谓宾、关注并列词语和关联词等。平时多加训练,培养语感。

李洋老师则从基础年级的角度提出现在字音字形等基础题的考察大多融合于具体的语境当中,更多的偏向于与实际的结合,因此我们在平常的生字词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理解字词含义,从死记硬背向实际应用转变

周明爽老师针对近年来语言运用题常考的仿写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解答仿写题的一般思路

1. 审题干,仿写题对句式、修辞手法、领头字词、仿句内容等一般都有明确限定。

2. 审主旨,分析所给内容的情感语言风格等。

3. 审例句,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语法结构、修辞手法、关键词、上下文内容、情境色调等。情境色调指例句的用词特点(褒、贬、雅、俗等)和感情基调(忱伤、喜悦、沉重、明快等)。

4. 确定仿写的对象以及语言框架,遣词造句,把题目中给出的内容或者自己确定的内容连贯成与原文主旨或题干具体要求一致的句子。

针对诗文默写题,崔艺川老师提出在日常教学中多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生僻难写的字。着重强调,增加听写次数。如:山岛竦峙、濯清涟、折戟沉沙。

2.注意同音异义字。

如:海内存知己,天涯(易错:崖)若比邻。

会当凌绝(易错:决)顶,一览众山小。

诗文理解题一直是学生们需要攻克的一道难关,张强老师针对此提出六条针对性建议:

1.对六册书的古诗文进行系统化的整理

       复习前,考生需要对古诗文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对古诗文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比如按朝代、作者、情感、题材等进行分组,然后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重点和难点。

2. 关注时代背景

       中学生应该关注古诗词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和思想状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3. 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

       中考诗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如比喻、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其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意境常常是考点。对于这些重点词语和句子,要做到能够准确理解和解读,并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可以通过课堂笔记和习题中的关键词汇来整理归纳,形成自己的复习材料。

4. 提高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中学生应该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包括诗词的含义和意境,加强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培养审美能力,能够体会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美感,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5.积累标志性的典故故事

       古诗文中所使用的典故故事,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考生在平日里需要积累标志性的典故故事,懂得它们的来历和用法,并掌握这些典故与诗歌的联系。这样在考试时,就能连贯通顺地展开思路。

6.结合真题,练习应用

      通过做真题,了解中考的命题风格和考点,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题技巧。可以通过做真题,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加强对重点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盛楠楠老师结合近三年名著题的考察内容和形式提出名著题在日常教学中应如何处理:

1. 立足核心素养,注重真实的整本书阅读,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2. 关注名著的体式和特质,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时能综合运用多元化的解读、恰当的方法,深度的思维进一步把握名著的核心价值。

3. 重视名著与名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联读式比较,专题式探究的复习专题。

4. 关注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在阅读名著时,不仅要注重归纳掌握教材提及的方法和策略,更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体式、不同目的、不同阶段进行灵活选择及恰当运用

王丽萍老师作为九年级的备课组长,结合自身的多年经验细致入微地向老师们传授了文言文阅读的训练方法,分享了在文言文阅读中如何推断词义的方法,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1. 根据文意推断词义。在古文中往往可从上下文的词义推断出某词的意义。如“小则获邑,大则得城”。“邑”颇为费解,但从下文“城”可推知“邑”为小城。

2. 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前有状语,后带宾语,则为动词,应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3. 依据字形推断词义。如“樯橹灰飞烟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僻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联系本句,便以局部代整体推出“樯橹”是战船。

4. 根据通假字推断词义。如“甚矣,汝之    不惠”中的“惠”本义为“仁爱”,在这里显然是讲不通的,可借助于音的联系来推断其通假,“惠”同“慧”,聪慧。

5.用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数,现代汉语以双音词居多数。

刘爽,丁海玉,张韶芮三位老师分别对说明文,议论文,非连续性文本进行分析分享,结合中考题型让老师们明确考情考点,为老师们在今后的阅读理解教学中点亮方向:筛选文章主要信息,要求对所叙述或所说明的内容进行筛选概括。

1. 关注文段题目。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题目就是针对某个现象提出的一些问题,根据文章标题从文中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归纳起来,就会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仔细阅读文章每一部分的大意,再将各部分大意连起来归纳概括即可

3. 直接提取主要信息。按照题目要求,从阅读材料中直接提取相关语句进行回答。(结合选项判断要点,在文中找出与选项内容对应的段落和关联句。注意选项中表时间、数量、肯(否)定、程度等词语,注意概念范围的大与小,注意事件因果的偏与全,注意语气的肯定与推测。

4. 将每个选项和文中关联句仔细比对,寻找差异,辨别正误。当找不到与选项对应的原句时,就要先弄清选项的意思,再根据原文几则材料之间的异同关联来进行对比、判断和推测,进而得出答案)

王海燕老师凭借她多年的初三经验,向老师们分享了她对于现代文大阅读的教学方法,为老师们在阅读教学的迷茫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要整体把握文章。快速通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理解文章主旨(情与理),梳清文章结构。

2.要细心研读题目,抓住题目的重要词语,如“简要”“概括”“主要”“分别”“结合上下文”“结合文章分析”“根据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生活体验”使思考有的放矢。

3.要重新回读文章,尤其是文中的重要句段,把握其中的关键段、关键句、关键词。

4.要紧扣文本,既要关注与题目有关的段、句、词,也要注意联系上下文。

5.要有开阔的思维,除紧扣文本之外,还要联系文中的作者、读者、主旨、结构等角度来思考问题。

6.要根据分值的多少和横线的长短,有序地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屈佳佳老师向老师们分析了中考作文的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1.通篇是对自己所经历的一个事件的概括叙述,只是故事的梗概,没有主人公的语言神态描写、行动描写,更没有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

2.还停留在“一事一议”阶段,情节简单——没有矛盾,没有悬念,没有铺垫,没有照应。平铺直叙,平平淡淡,读了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给人以味同嚼蜡之感,毫无张力可言。

作文教学建议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多提醒学生深化立意,多了解历史故事,有意识地关注生活,体察生活的细节,更深入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注意作文的审题、立意、拟题、选材、布局谋篇、行文修改和编写提纲等方面。

会议最后,王银红进行了总结发言。

首先,王主任肯定了上学期各级部语文组所取得的成绩,提出语文组大家庭是教学课改的领头人,为这学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王主任分别对九年级和基础年级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指导建议,三个年级的教学是环环相扣,不能割裂的。另外,在教学中,无论是基础年级还是毕业年级,平常的教学工作应该以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主,切实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后,王主任对语文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希望语文组在陈主任的带领下步步登高,延续荣光!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新的学期,新的使命,语文组的每位老师将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阅读 8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