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别名豆角、筷豆、带豆等,在全国20多个省份均有种植。因近年来尤其是南方地区长期连年种植,病虫害防治难度较大,在监管中发现违法使用毒死蜱、克百威等禁用农药,灭蝇胺、吡唑醚菌酯、甲维盐等常规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问题,是蔬菜中问题较重的品种之一。豇豆绿色生产防控和科学指导十分有必要。
豇豆是“菜篮子”中重要的品种,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菜肴,豇豆质量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由于豇豆花果同期、采摘间隔短,病虫害多发重发,种植户存在边采摘边用药的现象,极有可能造成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并且,我区豇豆生产主体规模小、多为小农户分散生产,标准化生产程度低,防治难度大。豇豆绿色生产防控和科学指导十分有必要,建安区实行一系列举措,强化豇豆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有效治理豇豆农药残留,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全面调查豇豆种植情况。建安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16个乡(镇、办)农产品监管站人员深入本辖区排查豇豆种植情况,将以生产为目的的豇豆种植户,现场逐一建档、录入种植信息、纳入监管名录,明确乡、(镇、办)级和村级监管人员责任,实行包干片制度,进行动态监管。 对自种自吃不售卖的豇豆种植户进行科学用药指导。
二、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指导。建安区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和田间地头,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行动。充分发挥区、乡(镇、办)、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作用,把《豇豆经常检出问题农药清单》和《禁限用农药名录》张贴到各乡(镇、办)、村委会、农资经营门店、蔬菜种植基地和种植户家里的醒目位置,确保宣传工作到村入户,不落死角。共张贴《豇豆经常检出问题农药清单》和《禁限用农药名录》1000余张。《禁限用农药名录》等宣传材料,发放、张贴到乡(镇、办)、村、豇豆生产主体和农户。引导群众科学合理用药种植豇豆,提高群众知晓率,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开展标准化生产的思想认识。
三、强化豇豆质量安全监测。 加强豇豆农药质量抽检力度,联合市局对建安区豇豆种植户开展豇豆农残检测,并对农户加强用药指导,推动建立豇豆生产减药控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切实保障豇豆产品质量安全。
四、倡导规范使用批准农药。指导豇豆种植户科学用药,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使用范围、剂量、次数和方式等相关要求用药,切忌滥用药、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豇豆上市时要严格执行用药安全间隔期等规定。种植者应当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对生产销售的豇豆进行质量控制,保证不使用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灭蝇胺、吡唑醚菌酯、甲维盐等常规农药残留不超标,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