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问题  明方向——乐东实验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研讨活动

燕儿
创建于2024-03-07
阅读 27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3月7日上午,乐东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在一楼会议厅开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分析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吉家珍主任主持。王岚副校长及全体数学组教师参加本次分析研讨活动。

    首先由王岚副校长根据上学期数学学科期末考试成绩情况,向大家反馈。通过精准详实的数据,针对各年级各班级目标达成情况进行通报,分别从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让每位科任教师全面了解我校数学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以及个人的教学成绩。在质量分析中明确与他人的差距,找到问题根源,对症下药。

    接下来,由各年级备课组长组织本年级老师进行交流研讨,根据考试的成绩、平均分、及格率、得分情况以及平时教学情况,认真剖析原因,查找不足,深刻反思,并制定改进措施。

一年级

        一年级数学教师认真剖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学生识字量不够,弄不清题目要求,不按题目要求答题。   

        2.学生计算准确率不高。   

        3.数学实践较少,导致做题时不能灵活变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改进措施

 (一)要求学生做题时要做到指读,圈出关键字,并把题目要求读三遍再下笔做题。    

    2.加强口算的常规训练、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3.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

二年级

    二年级数学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也积极献策。

    一、存在问题

(一)学生不认真读题及对题目理解不够,至此运用起来困难!比如以下两道题,各班同学都有很多同学做错,第一题填空的第4小题:1时35分=(   )分,好多同学做错,要先换算1时=60分+35分=95分;第五题实践操作题第2小题,画图表示6+2和6x2的含义,同学们对画图表示6+2的算式不理解至此丢分。

(二)学生识字量不够,对解决问题不能读题并理解题意。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比如乘法口诀要背熟,要做到人人过关,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二)加强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年级

   三年级数学教师从试卷题型和学生作答的情况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寻找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整改方向。

    一、存在问题:

(一)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概念模糊、计算错误等问题,这表明他们在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方面还有所欠缺。

(二)解题技巧不熟练:一些学生在答题时,不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在一些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的题目上,失分现象比较严重。

(三)审题不仔细:很多学生在做题时,没有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或者对题目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答题方向错误或者漏答题目。

(四)考试态度不端正:一些学生因粗心大意、时间分配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未能完成所有题目,从而影响了成绩。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

   (二)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应在平时的练习和测验中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三)端正考试态度: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培养他们认真审题、仔细答题的习惯,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失分。

   (四)培养应试技巧:教师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应试技巧的指导,如时间管理、答题顺序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五)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开展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弥补不足之处,提高学习效果。

四年级

    四年级数学教师针对平时的测评中,寻找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今后应该如何整改。

    一、存在问题

(一)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的知识、基本的技能掌握不好。

(二)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不够高,反映出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这与平时的课堂训练及学困生转变工作不够也有直接联系。

    二、整改措施: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二)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解决生活的问题。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年级

五年级教师针对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分值占比情况,寻找解决方案。

一、存在问题:存在低分率的学生人数较多。

二、整改措施:通过培优补差,重抓稳抓低分率,抓两头,促中间等手段提高低分率。

1.加强基础训练质量。

2.让学生亲历操作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3、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4.通过强化计算专题的训练,系统地给孩子复习。

5.对于应用题,要理解题意,把重点词语标注出来,并进行题型总结。

六年级

    六年级的老师们针对这次的期末考试认真剖析,找出学生失分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一、失分原因:

(一)填空题中失分的原因主要是计算基础差和不理解题意。

(二) 判断题的失分原因主要是概念不清楚。

(三)选择题的失分原因是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四)计算题的失分有些是粗心、有些是计算能力不足,有些是对简便方法和解方程不掌握。

(五) 图形题的失分原因是长方形的面积和半圆面积公式不熟。操作题的失分原因是有些同学的操作能力欠缺。有一些是因为对题目不理解导致失分。

 (六) 解决问题失分最严重主要是理解能力不足。第1题主要是考查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学生找不准单位1,不能准确判断是乘法应用题还是除法应用题导致列式不对而失分。第2题考查百分数应用题和按比分配应用题,对这两类应用题不理解导致失分。第3题、第4题考查圆环面积、圆的面积的灵活应用。大部分同学因为公式不熟或不能灵活应用导致失分。

    二、改进措施:

(一)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做到变换方式举一反三的练习。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练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合理利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落实“有效课堂人人达标”。

(三)多关注差生,对上课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多提问,并且随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上课作到精讲多练,作到面向全体学生。

(四)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进一步加强审题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进一步加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切实落实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这次的教学质量分析研讨活动,通过集中分析研讨,寻找问题根源,以数据对比,找差距,查不足,寻对策,想方法,为老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我校今后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阅读 27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