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标课堂促成长  多彩教学提质量——博兴县第三小学骨干教师立标课研讨活动

李昕
创建于2024-03-07
阅读 9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日共研,催开一树花香;追梦数学,沉醉一路芬芳。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打造高效课堂。2024年3月5号下午,博兴县第三小学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数学骨干教师立标课分享活动。

一年级数学组

段雪梅老师在执教《认识钟表》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有这样一些成功地地方: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段老师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说说钟表的用处,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为学习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在教学认识整时,认识大约几时时,又创设摆时间的小游戏,牢牢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让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样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年级数学组

董会老师执教的《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以有的记数字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对周期现象的学习。在学生认识周期现象后,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再次感受周期现象,夯实对周期现象排列规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探究彩旗的周期排列规律,判断出第17面彩旗的颜色。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并优化方法,最终掌握用除法解决周期排列问题的方法。

董老师这节课立足新课标,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体现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年级数学组

三年级李培培老师执教的《对称》这节课以学生作品为素材,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参与热情,同时也为引出“对折”这一关键词作铺垫。

通过观察比较,充分交流,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本质属性,即“对折后完全重合”。练习中提供了充足的直观图形,让学生判断,说理,进一步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在教学中进行美的教育,展示轴对称图形的美,让学生制作对称图形,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

四年级数学组

王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王老师通过情景导入,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展开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得出结论,一步步总结出了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方法,在最后的延伸环节,王老师带学生回忆了之前学过的数的分解、加法的验算及凑十法,让学生领会了数学知识学习的前后联系,体现了大单元教学。整节课环环相扣,符合新课标的新理念,呈现了新颖的课堂样态。

五年级数学组

曹晓艳老师执教《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本节课曹老师讲课思路非常明确,通过猴王分饼,巧妙引入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呈现问题(猴王分的公平吗)-----孩子猜想(公平)﹣﹣--用折一折,涂一涂或算一算的方法验证猜想----寻求规律,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结论,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这样将一节课串起了,做到了严谨落实,具有启发性和方向导向性,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指导和方法拓展。

1、问题引导有趣,细节处理到位,从开始的猴王分饼引出问题,有力的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和培养了收集信息的能力。接着从一个除法算式中得出商不变的规律,着重强调了0除外的原因,在由商不变规律猜想出来的分数基本性质中,也引出了0除外,同样给学生明确的解释,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对细节的关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方法多样化,为什么分数的大小不变呢?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证实,包括算和动手操作,在小组合作中感受分数大小不变的原因。

3、本节课拓展练习的层次性还不够明显,应增加一个提升孩子思维的稍难问题。

集体评课凝智慧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组老师各抒己见,针对各自听课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同时,几位领导对于这几节立标课给予了肯定,也只指出了今后课堂的目标,明确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立标课的示范作用,引导老师们研究学情、研究新课标、研究教材,督促老师们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阅读 9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