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新课标 “育见”新未来——四年级语文组开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专题教研活动

初夏
创建于03-07
阅读 47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促进语文老师深入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准确把握和领会新课标的内容和变化,切实把课程目标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助力“双减”落地,阳逻二小四年级语文组开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专题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由夏丽霞老师主持。她指出,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做到四个有:心中有课标、手中有课本、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课标是教学的指挥棒,是教学的航向标。只有把握住课标,才能让我们的教学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学科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根本依据。一线教师,只有认真学好课标,钻研课标,才能做到心中有标,教中有方。

       本次课标修订的意义是什么?课堂教学将如何适应课标的改变?课程标准如何在实践中落地?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老师们逐字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时批注感悟,领悟新思想,新改变,做好读书笔记,并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从思想上强化意识。

        张倩老师说:语文教学要立足学习任务群,追求课程内容、学生生活和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各学习任务群要指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同时又要相互交叉、渗透,体现课程内容综合性。新课标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提出了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总目标;教师要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童红珍老师说:通过国家对文化自信的要求,能够感受到时代发展中祖国的强大。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对语文教师跨学科整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课标对整本书的阅读也提出要求,如何让学生阅读量增加是我们教学时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在今后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关注课标、学习课标、研究课标,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实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苏方俊老师说:从新课程标准中能看出,新课标在突出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从中能够自行思考,感悟道理,这种自发性学习是课堂比较难达到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孩子要求最多就是读书,我认为读书的好处很多,培养孩子对语文的感知能力,而且从书中读到的道理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不是一个年龄段,而是一生。在要求孩子们读书的过程中,我会让学生去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及写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将这种读书方式变成日常习惯,这对学生来说,不仅读了大量的书,还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欧丹老师说: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策划一项活动,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课标学习研讨活动,不仅加深了老师们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提高了他们“学课标,用课标”的思想意识,也时刻提醒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与课标保持高度一致,明确方向,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为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教无涯,研不止,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这个春天,阳逻二小的全体语文教师们正在积蓄力量,以研促教,砥砺前行。我们将一路欣赏、一路采撷、一路吐蕊、一路芬芳,谱写教育教学实践的新篇章!

阅读 47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