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校数学科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优秀青年教师,推动2022年版课程标准理念在课堂教学真正落地,聚焦计算教学问题,研讨有效的教学策略。2024年3月6日下午在多媒体会议室开展“学教评合一”的计算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有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研讨课
第二个环节:授课教师说课
第三个环节:评课议课
活动一:展示课
由林燕敏老师与三(6)班的孩子一起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课伊始,林老师从复习导入,通过复习题的训练 ,在新旧知识间构架一座沟通的桥梁,多样化算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从解决生活问题引出算式,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学习计算的价值。让学生自主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同时,借助购书情境帮助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为理解算理打下基础。林老师还非常注重对学生“四能”的培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形成了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林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点子图把抽象的计算直观化。同时,能在分一分、圈一圈和算一算的活动中,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新知识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旧知识加以解决,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明晰了算理,将算理和算法相互渗透。
教学过程中,借助学生自己发现的口算方法,对接笔算方法,便于学生理解算理。同时,可以自然分解乘的步骤,突破算法上的难点,有效促进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掌握。通过图形与符号的沟通和转化,渗透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在回顾总结环节,林老师精心设计了学习评价单,并让学生完成学习评价单。
课后,花10分钟到时间让学生完成测评单。
活动二:说课
🌼林燕敏老师从以下几个问题谈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
(1)课前通过两单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结合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2)布置的前置性作业有哪些?反馈如何?
(3)实施了怎样的前测?反馈如何?
(4)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5)理法相融的设计
(6)学习支架的搭建
(7)评价及时到位
(8)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
活动三:评课异课
观课后,老师们积极的参与评课议课。
观课后,老师们积极的参与评课议课,周玉敏老师从收获和建议两个方面进行了交流,认为林老师的课通过“想、说、思、用”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探明算理、发现算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建议 “怎样以简明的板书呈现本课学习的内容、知识的关联和学习的路径?”“如何指导学生规范描述计算的过程?怎样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计算的方法”这几个问题再做尝试,再行研究。
钟清嫚老师从“复习支架、情境支架、操作支架和练习支架”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肯定了这些支架的必要性,又站在现阶段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对支架的内容和搭建的时机提出了建议,特别是操作活动的组织和反馈、直观表象的呈现和利用。
陈亚双老师从“复习旧知、探究新知、学以致用、知识迁移和课堂总结”五个环节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评估的要点、主体、方式、类型和实施效果,基于以上分析,根据学生学的状况,对于每个环节的评估提出了具体的、可行的改进建议。最后周老师提炼出的“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支点,评价则是驱动课堂教学的原动力,驱动着‘教’与‘学’指向目标达成并为达成目标而努力,同时又因评价反馈而激起继续学习的动力”引发了我们一致共鸣。
通过此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在研讨活动中老师们全心融入、建言献策,想法在交流,意见在交锋,思想在交融……我们乐在其中,热情满怀,收获满满!
图文:詹珍妹
初审:符气锐
复审:胡赛琼
终审:薛才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