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 温暖前行——
昌吉市小学科学春季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

昌吉州闵建玲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阅读 15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寒梅雪中尽,春风柳上归。在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节里, 昌吉市全体科学教师在昌吉市教研室、昌吉州闵建玲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昌吉市屈庆祝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的联合组织下,开展了2024年春季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专兼职科学教师共计50人。

首先是昌吉市十三小学马晓琴老师带来的试教课《用浮的材料造船》。马老师通过回顾上节课独木舟的不足,引发学生思考改进独木舟,引出用浮的材料做船,激发学生对制作竹筏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按“问题——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过程开展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工程与技术”的科学素养。

课后,马晓琴老师进行了教学反思。昌吉州闵建玲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带领工作室成员及昌吉州学科带头人韩娟老师、教研员刘杰老师分别对《用浮的材料造船》一课进行了点评。

昌吉州闵建玲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闵建玲老师:工程类科学课,要经历五个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在模型建构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教研员刘杰老师给老师们给出建议: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科学课耗时耗材都比较多,可以树立大单元教学意识,提前让学生了解、调查,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不要局限于一节课,结合学生学情,进一步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接着是由昌吉州级骨干教师、昌吉州闵建玲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昌吉市第三小学覃海莲老师领学解读《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核心概念13“工程技术与物化”内容,针对技术与工程的核心概念进行科学的分析,解说了技术与工程的概念,技术与工程活动对类社会的意义,以及课程学习要求的在学段的基本要求。覃海莲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习新课标的感悟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随后是昌吉市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屈庆祝老师带来的讲座《在科学教学中“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教学模式》。屈庆祝老师分析了“技术与工程”领域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就存在问题、解决方法进行了陈述,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进行了进一步要求,要求开足开好实验课,提高科技类社团效果。

整场培训活动,老师们都细心观摩,认真记录,感受着课堂的风采及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试教课、专家点评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加深了我们对新教材的认识,面对新教材的困惑、迷茫也到了启发与解决。

新学期、新教材、新征程。在这温暖的阳春三月中,我们昌吉市的全体科学教师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提升,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再出发、新起航,不负春光,温暖前行,注满新能量,共同奔向科学教育的美好春天!

阅读 15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