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领航明方向

精准备考促前行

叶小玲
创建于03-05
阅读 8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更好提升2024届高考备考质量,加深对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的研究,进一步提高高考备考的科学性、实效性,2024年3月2日,我校教导处曾春战副主任带领高三级各学科骨干教师,赴湛江市参加“广东省‘三新’背景下2024年新高考备考复习与名校教学案例剖析暨新高考命题趋势分析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分学科进行,邀请了来自山东、湖南、河北等地区重点中学的新高考命题研究专家,还有来自广东省名校的学科带头人,大家在研讨会中分享交流新教材新高考下的备考与教学,探索新高考创新发展路径。

    紧跟语文命题方向    提升学生思维训练

    

如何让后阶段的高考语文备考更有效,让学生复习更有意义,来自广东省实验学校越秀学校的李旭山老师高屋建瓴,通过对近两年语文高考真题卷的深度分析,提出了建设性的备考建议。

    李老师建议教师要根据学科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先验知识为前提,训练学生的答题思维。那如何有效训练呢?李老师以两大主题切入:一是高考阅读主观题“教学答案”训练;二是从“情境”命题到“语境”答题——高考作文命题变化及对策。

在与学生复习阅读题的主观题时,李老师认为最好是以近年的高考题为范例,研究命题方向并探究参考答案,分析答案点中的内在逻辑,并尝试解构答案点,对参考答案作一定的修整。而所作的答案点须尊重学生的先验知识,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只有在不断的“教学答案”的训练强化中,学生的答题思维才更好形成。

在作文备考复习上,通过分析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李老师认为命题从“情境”命题到“语境”答题转化,那么如何应对,李老师同样也展示了示范性较强的教学案例。

聚焦联考     明确数学备考方向

       广东省特级教师严老师先是结合近几年高考题的题型对今年适应性考试试题(2021年八省联考和2023年四省联考)进行了比对分析,从而肯定了适应性考试试题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在圆锥曲线这一板块。

       紧接着,严老师又针对今年的九省联考试题进行了深度分析,认为主要有两个变和两个不变。

       变化1:题量变少,分值调整。针对这个变化,严老师提出要加强对选择填空题的训练,且要重视解答题解题过程的规范书写,避免过程丢分。   

       变化2:突出创新性,增加思维量。在此,他强调了学生平时做题要多想少算。不变1:命题的指导思想不变。不变2:注意通性通法,突出学科主干。

       同时,严老师还对高中数学教学及备考提出四点建议:领悟教材意图,发挥教材功能;重视概念教学;重视学生解题过程的规范书写,形成良好的习惯;应对新情境问题,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

       最后,严老师还对二轮复习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建议。

        

高效备考      创新英语复习模式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黎老师重点分享了英语二轮备考方向和备考策略。

       他从2023年高考真题研读开始,得出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结论。指出试题的命题特点是落实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体现时代主题和学科素养。强调要读懂命题中蕴含的价值取向。

       接着,黎老师分享了他的备考模式: Modeling-Guided practice-Independence practice, 具体的操作模式是: Decide on a subskill- Practice with 100% focus- Get feedback and reflect。围绕这两个闭环,他具体讲解了这两个闭环在每个专题里的实施。

       总而言之,黎老师的创新复习模式,操作性强的策略,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夯实物理基础    以“不变”应“变”

       广东省物理名教师夏老师对广东近三年高考试题进行剖析总结,认为2024年高考命题还是求稳创新、不偏不怪,依据课标、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必备知识:考情境问题(全面、基础);考思维过程(审题、运算);考建模能力(实验、计算);考创新意识(图象、选必)。 同时他还提出了二轮复习备考建议,即教会学生拆题,找关键信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具体如下:

      ①课堂上加强试题审题分析训练;

      ②找关键信息,分析特定要求下对应的物理定量关系;

      ③结合重读、划关键词、列表格、画思维导图、画过程示意图、画v图像等方式丰富审题过程,了解运动情况,将题目分析过程可视化;

      ④带领同学做题,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思维转化以及解题过程;

     ⑤典型例题展示,变式题拓展,给予发散空间,也给学生时间表达和思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践行化学学科素养      稳中求变决胜高考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董睿老师首先从高考改革进展及成效进行讲解,分析高考试题的命题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质的转变;其次从教学现状和目标分析进行讲解,讲述了高考化学赋分方法、近两年广东省化学原始平均分、历年高考试题考察内容、2024试题预测分析等。

    然后又从复习策略和案例分析进行讲解,建议我们以高考真题为启示,引导学生重视课本,强调回归课本复习;最后董老师还着重讲解了实验题、无机题、反应原理题、有机题、结构题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把握生物命题趋势   夯实基础重训练

    中学生物正高级教师陈老师对近三年高考生物广东卷进行分析和探讨,表明了近三年高考生物广东卷的命题趋势主要有五个:风格稳定,难度稳中有降;五育并举,联系生活生产;术语强化,注重实验探究;技术运用,创造美好生活;创新思维,真实解决问题。

        最后对接下来的二轮复习,陈老师也给出建议:一是关注改革走向,准确把握生物学科素养的本质属性;二是重视情境素材,加强阅读与信息获取能力的训练;三是重视教材务实基础,强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四是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强化规范书写训练。

知晓政治命题规律  提升学生应试能力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陈宁生老师分析了2022-2023年广东高考试题特点,针对考查方向和命题变化进行了分析预测,强调其规律主要有:1.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创新做法;2.突出年度热点,关注长效热点;3.走进学生生活,注重活动场景;4.内容呈现广泛性,涉及“五大建设”领域,涉及德智体美劳等“五大教育”领域;5.形式呈现多样化:除了常见的文字材料外,图表、漫画、案例、对话等形式逐渐流行;6.材料具有价值性,学科任务相对固定性。

       陈老师还详细介绍了广东高考政治要聚焦的重要情景、主干知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同时对如何进行热点分析、培养学生解题思路、方法和应试技巧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特别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不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最后,针对广东高考政治后期(二轮)的复习,陈老师联系自己在一线教学的经验,给予了相应的指导总要求:把教学任务转化为情景,把情景转化为问题,把问题转化为知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能力转化为素养。

    总结“历史”经验    推动高效二轮复习

    来自广东省的历史名教师陈老师,他在研讨会上先结合高考真题分析五个核心素养在不同等级水平下的学科表现;接着分析现今高考命题依据——新课标、高考评价体系、新教材、高考真题,并归纳总结近三年高考真题特点;然后总结了影响学生历史成绩的因素——材料读不懂、知识有漏洞、方法不熟练、答题不规范、时间不合理、心态不稳定这六个方面;最后对接下来的历史二轮复习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要准确把握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要,重视教材利用学习聚焦来强化重难点,积累表述,要关注学术热点,例如医疗卫生史、交通社会史、科技史等。

    把握地理高考动向     有效指导教学

    李老师分析了广东新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强调命题原则“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第二,试题由“知识能力立题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评价转变;第三,每组题以不同的情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设问,设问切入点小,知识覆盖面广,注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平衡。

        而关于高考后阶段备考的方法,李老师提下了如下建议:一、丰富能力的考察维度,如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等。二、二轮复习还是要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以各种真实情境为载体,注重查漏补缺,凸出主干知识,重视对微专题的复习。

    

       这场研讨会是场及时雨,给与会教师的后阶段的高考备考指引了方向,同样它也如一剂强心剂,坚定了教师们备考的信心。

阅读 8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