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惊蛰
2024年3月5日(农历正月二十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又名“启蛰”,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说惊蛰
四一班 秦婧祎
“一阵催花雨 ,数声惊蛰雷”让我们随着秦婧袆同学轻柔,甜美的音调来了解惊蛰的由来,习俗 …(指导老师:朱艳凤)
四年级五班 马玙璠
马发玙璠 同学的发音非常准确,声音洪亮,让人听着很舒服,仪态端庄,眼神中流露着自信,棒棒哒[玫瑰](指导老师 杨婧)
四三班 孙朱睿
孙朱睿的朗诵令人印象深刻,不仅选材独到,而且表达方式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力量。(指导老师:刘迎迎)
四七班 刘梅儿
刘梅儿同学的语音清晰,在朗读过程中语调抑扬顿挫,给听众带来了愉悦的听觉享受。(指导老师:张树珍)
四六班 周一
周一同学声音清脆动听,充满感情与节奏感,让我们和她一起读诗歌,品惊蛰。(指导老师:孙一飞)
四年级八班 李霖
文字有温度,词语知冷暖,李霖不但用嘴巴在朗诵,更是用心在朗诵。声情并茂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温度。(指导教师 鲁学兰)
四四班 冷子茉
冷子茉同学的朗读非常流畅,韵律自然,细腻而富有感染力,节奏感的处理恰到好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指导老师 徐敬凤)
四一班 李依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指导老师:朱艳凤)
惊蛰三候
惊蛰习俗
吃梨
很多地方在惊蛰这一天都会吃梨, 民间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梨”与“离”谐音,意思是要与害虫远离。时至今日,惊蛰吃梨,除了寓意好,更多是为了顺时而食,因为这时候乍暖还寒,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养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吃梨有助于去春燥,保持身体健康。
祭白虎
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在古老的农业社会里,老虎为患是常有的事,为求平安,人们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这是惊蛰祭白虎的由来。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在惊蛰的时候吃鸡蛋是为了应对变化多端的天气,因为鸡蛋里面的营养价值特别的高,吃了鸡蛋就不会特别的容易生病了。
吃驴打滚
惊蛰吃驴打滚是天津一带流行的习俗,人们吃驴打滚寓意“害虫死,人翻身”。在惊蛰节气这一天,当天气慢慢的变暖的时候,我们吃一点点甜甜的驴打滚,代表着我们的生活甜甜蜜蜜,滋滋润润的,也代表着我们把我们的愿望寄托在吃驴打滚这一行为里面呢。
诗词中的惊蛰
惊蛰二月节
元稹 〔唐〕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幕客云日为惊蛰节作
孙承宗 〔明〕
谁负旋乾手,当春起蛰虫。
鱼龙惊寂寞,天地喜昭融。
墐户身方远,昂霄意已雄。
俗聋谁与破,予欲问丰跂。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古时它指引人们农耕,现代是人们日常生活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希望将传统节气、传统习俗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播种在每个孩子心中,丰富孩子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感受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整理:朱艳凤
审核:尹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