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李定明
这组照片拍摄于2019年7月,至今快五年了。
原本打算和朋友们一起搞个专题展示,后因疫情影响,计划没有赶得上变化,但大凉山的印象始终让我难以忘怀。
尽管摄影于我而言,一直是个懵懂的学生,但我总觉得“丑媳妇总得见婆婆”一般。于是,我鼓足勇气,用自己的“拙”品,向大家诠释我的大凉山印象,权且作为自己对大凉山的追忆。
说到大凉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对众多人而言,大凉山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总带着陌生和遥远,还有一丝朦胧的神秘感。
我给大家带来这组照片,为的是让大家通过我的镜头去感受一下大凉山的人文风情,让大家投入自己关切的目光,走进了这座绵延不绝的巍峨大山。
凉山分为“大凉山”和 “小凉山”。从地理位置上看,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以黄茅埂为界,以西称为大凉山,以东称为小凉山。大凉山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内。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473.04万人,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全州辖1市16县,其中木里为藏族自治县。首府西昌市位于成昆铁路中段,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平均气温l7℃可同春城昆明(平均气温14℃)媲美,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在凉山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海拔2000多米的山峦绵延不绝,构成了大凉山的基本风貌。以彝族为凉山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很多都住在这样的大山里。
第五部分 2019中国布拖
“火把原乡·燃情阿都” 彝族火把节
燃情7月,我们正好赶上流光溢彩的2019中国布拖“火把原乡·燃情阿都” 彝族火把节。
布拖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素有“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的称号,也被人们称誉为“火把节的圣地”。
火把节是布拖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是一个消除灾祸、祈祷丰收、祝贺吉祥、宴请宾朋、畅叙爱情、健身强体、寻欢作乐融为一体的盛大节日,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四日左右择吉日而定。
火把节的活动过程由准备阶段和节日阶段两部分组成。在节前数月人们便开始进行精心的准备。牧人或孩子们在野外折来干蒿枝,用细绳索扎成火把,并将扎好的火把放于人畜不经过的“干净”地方,以图吉利。争强好胜的富贵人家选好膘肥体壮,具有参赛实力的马、牛、羊、鸡,并精心驯养。
妇女们忙着准备漂亮的衣服、裙子、头帕、鞋袜、黄伞、银饰等。意在火把场上展现自我,年轻姑娘们利用每晚的入夜时间排练火把节的“都洛舞”。小伙子们为了能为家族得荣誉或获得姑娘的喜欢,常聚在草坝上练习摔跤。每家每户还要准备好一只祭祀祖先的鸡,然后根据其经济状况或独自或合伙准备牛、羊、猪,另外还准备荞麦粉、烟酒及零花钱。
自发组织的赛马活动
场内场外,等待火把节正式启动的人们
火把节上,漂亮的彝族姑娘们
穿上节日盛装的彝族姑娘
妈妈给女儿精心打扮
节日历经3天。第一天清早,家家户户忙着打扫房屋,清洗炊具,特别洗好祭祀用的餐具,同时整理房屋,磨好刀具。合伙准备过节的人家便聚在一起开始宰杀大家买来的牛、羊、猪。
下午,每家每户都先杀一只鸡,用鸡肉和荞粑祭祀祖灵。以图消灾、避祸、保平安,祭祀辞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句式整齐,大意如下:今夜天上晴空万里、无云遮月、繁星闪烁、星光灿烂、月光明亮,空气新鲜,愿我家的节日能吉利,求祖先保佑儿孙们,从今开始,五谷要丰登,六畜要兴旺,合家要安康,儿孙要满堂。
雨后的布拖,空气清新,道路两旁的建筑彰显着浓郁的彝族风情,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街道上,身着盛装的孩子、姑娘、小伙行走在路上,犹如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
游客们都说,布拖变了,曾经的烂泥路,如今平坦宽敞;脏乱差的街道,如今干净整洁;走在街道上,人们喜气洋洋,充满着精气神。
也有人说,布拖没变,口弦琴依旧在山间弹唱;姑娘们托举着的头饰依旧高雅动人;吟唱着的朵洛荷曲调依旧悠扬动人……
下期更精彩:第六篇 扶贫攻坚 大凉山脱贫致富
温馨提示:上述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需转载,请事先征求作者本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