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声中寻古意,诗赋平仄探文心。古人诗句,穿越千年,经浩瀚历史长河直抵人心,唤醒我们的文化基因,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察旧韵,晓诗情,故言吟咏性情也。
诗家清景在新春,为深入研读古代文人的情思与智慧,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宽城区实验小学于3月5日开展了“说经典诗词,扬传统文化”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系列活动。
宽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张秀君主任、语文教研员王娟老师、宽城区实验小学校长张晓红出席本次活动,并就新课标项目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做深入探讨与交流。
二年组语文教学组长刘丽娜老师带领实小全体语文教师徜徉诗海,感受诗作风韵,领略文人风骨。
刘丽娜老师以诗意长安为引徐徐铺就了纷繁热烈的盛唐气象。熠熠诗笺中,一位深沉内敛,心怀壮志的文人自成一脉。他大器晚成,终生颠沛,以长安游侠之姿击剑啸歌,于仆仆风尘中裹挟着周身杀气驰骋诗坛,最终封侯拜相成为一代传奇诗人——高适。
诗家俊语,无不流连神往。高适(704—765),字达夫,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大唐气象润泽了一位别样的生命个体,笔落纵横,不拘于时。在王秀丽老师博古通今的讲述中,高适的一生被清晰的延展为长安游侠——燕赵历练——梁宋蛰伏——仕宦成就四个重要时期。从一介寒贫少年到食邑千户的侯爷,千里奔骑的悍勇忠义,饮马瀚海的豪气云千,最终成就了诗人不凡的一生。《旧唐书》对其不吝赞颂: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无过适也!
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在张丹丹老师的声声吟咏中,全体语文教师停驻在烽烟四起的恢弘意象中,沉浸在慷慨激越的泣血悲鸣里,于开篇与落句之间感悟其诗作的雄浑气度,在沉稳的笔力中领略其营造的塞外风光,愈加明晰了高适“先声夺人”的诗作格调,落笔高远的苍茫诗风。高适正是凭借着一腔气骨,骑骏马,执金鞭,摇身化作边塞诗人的领军人物,成就了他人所不及的美名。
朱梓涵老师另辟蹊径,以高适的朋友圈为论述方向,以高适、王昌龄、王之涣三人曾发生的一庄轶事“旗亭画壁”为与会教师讲述了高适的患难之交、平等之交、君子之交等人生际遇,为诗人增添血肉,愈加丰满了诗人形象。也正因进退维谷之际,高适才会旷达于胸,提笔写就了传颂千古的名篇——《别董大》。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王秀丽老师执笔写就诗意,以字传情,挥笔见心,将诗作中凝练的风骨与豪迈的气魄凝于板演之上,战意破空而来,唤起了在场教师激昂慷慨之情,笔落纵横,高格立见!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与坚强信念独树一帜。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在王孟丽老师的讲解下,高适以理驭情另具一副心胸,彰显出恢弘气度,以超然的禀赋写出慷慨激昂的壮伟之音,一扫送别悲戚情调,更显其豪迈的心胸气度,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文人与诗者,武将与达夫的身份变换完美诠释了高适的一生。王连香老师以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解构了高适之达,在其宦海沉浮的一生中详尽评析了高适固守本心的坚守。正因心怀用世济世之心,他以开阔的生命视野驰骋出壮丽的生命气度,精神昂扬诗风霸气,真刀真枪的开辟出气韵生动的大唐美学。
聚焦课堂重引领,研讨交流促提升。宽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张秀君主任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所有教师都应积极争做这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并在日常教学中传递给学生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与引经据典的哲理探讨,不断丰富古诗意象之美。
语文教研员王娟老师针对新课标项目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为实小语文教师明确了教学方向,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为指导强化学科实践,基于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教师内涵式发展。
张校长勉励全体教师潜心钻研教材、用心经营课堂,从细微之处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唤起学生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的美学体验,以诗教陶冶学生性情,激发自觉的学习和个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宽城区实验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开展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系列活动凝聚教育智慧,激发育人活力。本次活动不仅为实小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平台,也彰显了实小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活动虽已结束,但对于古诗词教学的探索还在继续,宽城区实验小学语文学科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带着更多的思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根筑魂,启智润心,在古诗词教研中破浪前行。
总策划:张晓红
策 划:李 岩 杨立梅 王统臻
制 作:宽城区实验小学宣传报道组 冮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