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什么
🐱:“轰隆隆的春雷”
“惊醒了土壤中”:🐰
🐨:“蛰居的小动物们”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
惊蛰有三候
- 一候“桃始华”
“桃之妖妖,灼灼其华”,桃花相继开放,增添春天的色彩。
2.二候“仓庚鸣”
仓庚,即为黄莺(黄鹂),黄莺最早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3.三候“鹰化为鸠”
“鸠”即为布谷鸟,鹰悄悄躲起来抚育小鹰宝宝,鸠开始出来鸣叫,古人便以为鹰变成了鸠。
在“惊蛰”之日,老师都会和孩子们一起畅游在节气活动的快乐海洋里,通过多种形式,走进“惊蛰”,体验不一样的节气乐趣,在创造活动中感受不一样的节气文化。
春雷惊百虫
惊蛰是24节气中唯一一个以动物命名的节气。“惊蛰”字面上像是雷声轰隆吓醒了地下的小动物们,实际上是天气变暖,小动物感受到了温暖,这才是叫醒它们的真正原因。
春意萌动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时节,南方的降水开始变得频繁,处于“春雷响,雨水多”的天气,而北方的春天仍处于春寒料峭时。节令时序是意味着气温开始回暖,万物复苏。春雨润泽大地,春风吹动山河,从晨曦到日暮,琉璃的光阴里,供养着这世间万物。
春耕不能歇
据传陕西一些地区有惊蛰吃炒黄豆的习俗,黄豆在锅中被爆炒的噼啪声,正如害虫在接受煎熬的“蹦跳声”。寓意今年少害虫,多收成,能有一个丰收年。
吃梨好时节
一说为“梨”同“离”,吃梨可以远离虫害, 让庄稼在新的一年获得丰收;另一说法则着眼于养生保健, 认为惊蛰时候天气回暖,气候干燥,人容易口干舌燥,而梨的水分充足,有助于润肺止咳。
除了前面提到的,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
相传这一天要祭祀白虎,白虎满口獠牙, 十分可怕,只有用鸡蛋将其喂饱, 它才不会伤人,因此便有了惊蛰吃鸡蛋的说法。
赣南闽西一带的客家人,在惊蛰这天要在热水中煮带毛的芋子、或做芋子饭、芋子饺,客家人认为吃芋子可以除百虫。
有说法称, 山东一些地方有惊蛰吃煎饼的风俗, 以前烙煎饼需要生起火炉,有烟有火,意为让害虫在烟火的熏烤中消失殆尽。
“惊蛰”宜保暖,捂好腰部和脚踝。春季是宝贝发育高峰,是增加免疫力的绝佳时机,要合安理排饮食,鱼肉奶蛋豆均衡摄入。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长和黄金睡眠时间(9:00--﹣凌晨2:00深睡眠)。宜动不宜懒,增加户外活动,锻炼肺活量,增加皮肤敏感度,刺激神经末梢。忌燥郁,乐观积极正能量!
编辑:闫佳佳
初审:白 赫
复审:高江燕
终审:安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