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浙江省委决定在浙江省衢县(现衢州市)建设衢州化工厂,发展化工产业,以缓解浙江化学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为了解决职工和家属居住问题,60年代初,在这里建成了衢化地区最早的家属宿舍区,并逐步与各大型国有企业一样形成了“大企业、小社会”的格局。60年过去了,这里,成了时光的见证,也承载了众多家庭的记忆和故事,闲瑕之余,让我们走进“老昌苑”,寻找曾经的、渐渐消失的衢化记忆……
老昌苑。有一种回忆叫“家属宿舍”,在巨化老昌苑村,许多老职工常常会沉默地看着老小区里尚存的那些建于上世纪60年代3-4层楼的青砖房子,也是衢化地区最早的“家属宿舍”区,这里,有一种亲切感,他来自于时间的积累,来自于城市过往的沉淀,来自于他给我们的想象空间。
80年代前,这里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小区名称,只是简单地称为“家属宿舍”,被第一、二代衢化人戏称为“中南海”,意即衢化生活区域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心。如今,除了这些青砖、黄沙老房,已经很难找到昔日衢化老昌苑的辉煌印记,留下的,只有往事和回忆,只有属于它的故事。
“中南海” 。曾经年轻的你,这里有你的足迹吗?当时的这片家属宿舍区有多热闹?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职工都记得,那时候的这片家属宿舍区都被人们称为“中南海”,也许是因为这片家属宿舍区居住的大部分是老领导、老工程技术人员、老职工,而且区域内和周边有煤球厂、食堂、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电影院、菜场、医院、百货大楼等各种生活设施齐全,俨然已是个小社会的原因,无形中成为了衢化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吧。
一代创业者。也许你偶然会在小区中见到的某个步履蹒跚、满脸皱纹的老人,当年就是一个满怀理想、热血方刚、投身巨化创业的北京、上海、广东、西北、东北的小伙,他们把青春留给了巨化,成为巨化的第一代创业者,从此这里就是他们的家,继续坚守着自己当年亲手建设的土地,而故乡,却只能在梦里相见了。
老楼老路。一条老路——它并不宽敞,一幢老楼——它并不雄伟,但它藏着一段历史、一份情怀,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底蕴,是衢化几代人的记忆。这里以老旧单元楼为主,道路纵横分布,路面又被整修过,新旧水泥痕迹突出,开放式的环境和陈旧的配置,是这里给人的第一印象。行走其中,仿佛又回到了上世七、八十年代,充满沉甸甸的复古感。你可以慢慢走在昨日的建筑里,细细地品味那1964、1974、1984……感受那时的烟火、那时的人文……
年代感。好有年代感的物品,大水缸、老式的电表、陈旧的自行车,生锈的铁栏杆、掉漆的墙面,写满岁月悠长,无一不是时代的印记。看到这些,仿佛回到了50年前,一条路、一幢楼、一段记忆,无论你是过客还是归人,那里的一砖一瓦,始终承载着你步入的足迹。
拆迁区。即使小区里那些老建筑早已显得陈旧,仍然时不时有退休多年的老职工到这里转转;仅管这里早已列为“拆迁区域”,但长年居住在这里的一些老职工也不愿意搬迁,并非念旧,而是放不下内心那份美好回忆,以及曾经度过的岁月和亲人,因为,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窗一门皆是时光的痕迹,每一处破旧的门墙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每一幢老楼,承载着一代人的梦想,支撑了两代人的拼搏……时代在更替,但更替不掉的是对往昔的一抹情怀,“中南海”最美的时光,早已定格在他们的记忆里
煤球厂。认识这个大门吗?它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衢化煤球厂,这里,曾经在衢化职工和附近居民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透过陈旧的大铁门进去,就是当年每天都繁忙喧闹的煤球厂。原衢州化工厂为解决全厂职工的生活燃煤问题筹建煤球厂,原属衢化总厂领导, 1972年划给服务公司成立煤球车间,有着当时年产1500万只蜂窝煤的生产设备。
经历岁月变迁,80年代中期,随着衢化自产的生活煤气的开通,生活中曾经不可忽缺的蜂窝煤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若干年后,谁还会记得“烧煤”那些事?如今,只剩下这大门、楼房和老煤仓做为最后的告别。
老煤仓。50多年前的老煤仓,如同一个时光的容器,见证了从煤灰—煤球—煤气—液化气的流转和变迁。这个大煤仓曾经是从煤灰制作成煤球的中转站,人们一早就等着排队购买,也是当年人声鼎沸的地方,往日的喧闹、今日的凄凉,不免让人心里酸酸的,在这里,它见证了生活的变迁,也感受了时代的脉搏。
1983年,衢化自产的生活煤气通过管道供给生活区的家庭使用,至此开始,逐步完成了煤球车间作为向职工和附近居民提供煤球燃料的历史。如今,这个老煤仓成了一代人抹不去的温馨与记忆,除了这座老煤仓,已经很难找到昔日煤球厂的辉煌印记。
静静的大树 。漫步在“老昌苑”,无论何时都会有一棵棵绿树默默地伫立着,为小区风光增色添彩。他们只是静而安谧地伫立着,高大而稳定,仿佛是一个个守护者、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活的文物”陪伴着“老昌苑”的发展与变迁。在他们身上,似乎能够看到岁月斑驳的痕迹,无论枯枝落叶,还是青翠挺拔,我们仍能从中追溯到历史的足迹。
“挂”墙上的树。如果你有留意,在西面的围墙边长有一棵大树,与其余的大树不同,这棵是“挂”在墙面上的,并紧紧抱住墙体,墙面与树根好似“融为一体”。庞大的根系紧紧扎在墙上,并顺着墙壁向下沿伸到地面, 扎进了泥地里,树枝分叉错落有致,越长越高,如同迎客的手臂在向我们招手。仅管生长的环境不算完美,但大树仍继续“依附”着红砖墙,孕育着生命,不禁让人惊叹植物的生命力竟如此旺盛,如果说,这面墙壁与大树有什么关系?那也许是它与大树之间的“相依为命”吧。
托儿所。昌苑村50号,在当时,只要你是衢化职工,孩子年满1周岁就可以把娃娃送到这里来托管。如今,蓝底白字的门牌还在,围墙上的儿童画还在,但当年的“呀呀”学语声已经再也听不见了。
透过大门,院子里绿树杂物取代了曾经的操场,鸟儿的叫声取代了“呀呀”学语声,野草、枯枝取代了蹒跚的脚步,杂乱、破旧的操场,吟唱着兴衰过往,见证了苍桑岁月,目之所及,皆是回忆。
墙上破旧的窗户、爬满滕蔓的墙壁,仿佛一代人的童年大院就在昨天,这里有一代人的童年往事,也承载了几代人的喜乐,托儿所成为了遗忘的记忆。
信报箱。从鸿雁传书到邮差送信,再到如今的网络通信,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家书的渴求,和对外界信息的追寻。信报箱,曾经是每个单位、每幢楼的标配,每个单元都能瞥见挂在墙上一排整齐的信报箱,仔细瞧一瞧,悬挂在不知已经剥落多少次的墙壁上的信报箱,大部分都空空荡荡,有些只是塞入了五颜六色的广告单。随着通信方式的逐步升级,信报箱也在经年累月的尘埃中被荒置,逐渐成为数字时代被遗忘的角落。但信报箱作为一项基础设施仍不可缺少,仍有一些老人依然每天通过报刊了解新闻时事,尤其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机的老人来说,看报成了他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信报箱对于他们更有现实意义。
歇息小站。也许是考虑到这里老年人较多的原因,贴心地在楼梯旁摆上椅子,普通的楼道变成了可供居民聊天休闲的公共客厅,还成了居民们联络情感、交流信息的歇息小站,时而可以看到有人坐在一起聊天,时而又是静悄悄的状态。楼道里不少贴心设计还兼具了实用功能。走进道楼,就能看到宣传栏中有“网格分布图”“服务架构图”“社区活动安排”等许多设计精巧的便民服务信息。
美食街。不知多少次上班途中在这里停留、品味早、中、夜餐美食的地方,曾经是人声鼎沸,充满了社会市井气、人间烟火气的地方,也是我们记忆深处回不去的地方,喜欢这里朴实清淡的生活,喜欢这里不逃避生活努力向上的人们,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人生最不平凡的珍藏,那些逝去的日子,终成了一帧定格画。
高档住宅。这是否是你50多年前向往的“高档”住宅楼?不要因为看似简陋的外貌就嫌弃它,当初看似不错的住宅楼,在如今却堪称简陋。可当时它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企业福利房,当年,这种家属宿舍楼也是一种高大上的存在。
50多年前,这里有烟火浓浓的锅碗瓢盆声,50多年后的现今,浓浓的烟火渐渐淡去,老房子慢慢没落,属于一代人的记忆也在慢慢消失,但一砖一瓦皆是回忆,一窗一门皆是时光的痕迹,只有在慢慢遗忘的角落找寻被遗忘的时光,还有来不及抹去的回忆。
新老楼之间。走出老昌苑西门,一路之隔的居民楼,就属于新建的昌苑住宅区,它的建成象征着昌苑生活区迈入了新的时代,而昌苑老居民楼则属于旧时代的产物,见证了时代的更迭。新的楼房与昔日的老楼形成新老并存的真实一幕,给人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来自两个时代的割裂感,在这里展现得尤为明显,也许,这新与旧之间相隔的不是距离,是老“家属宿舍”的城市记忆。
外婆的家。在一座楼梯口斑驳的墙上,岁月的痕迹如脉络般纵横交错,勾勒出一幅历史的画卷,不知哪位小朋友在墙上随手写下了“外婆的家”四个字,也许,他在告诉大家:这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也许,他是为了记住,无论走的多远,都不会忘记儿时长大的地方,虽然小、虽然旧,但承载了我整个童年的回忆;也许,当初稚嫩懵懂的孩童变成经事成熟稳重的大人了,或许“外婆的家”多年以后也依旧会印在他的记忆里,因为“家”永远是一个温暖的字。
花格装饰。房子虽然陈旧,但许多楼都有以“人”字为基础组成的别致的花格装饰,在它的身上,你能够清晰地看到当年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别有深意的文化特色。花格窗半阴半明,形成了光线流动的神奇空间,带来一种内部空间的神秘、幽深之感,这种镂空设计,即考虑了楼房外立面的美观,也便于空气流通。透过水泥花格窗看窗外的世界,惊叹当年设计的精湛,这种美需要你静静地欣赏。我想,当年这样的建筑,一定有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公共车棚。80年代后,随着自行车的逐渐普及,顺应时代需求出现了公共自行车棚,在那个机动车并不普及的年代,公共车棚成为了生活区里最常见的车辆停放区域,直到现在,它仍然在被住户使用。
管道架。除了社会的日益发展和生活设施的更新需要,也许还有一种“化工人”的情节,在小区里也有化工企业常见的管道架,它曾经托起了当年人们生活的必须,如今,成为小区里一道特殊的“建筑”。
小猫晒太阳。一幅非常可爱的画面,它们总是能找到最舒适的地方,静静地蜷缩在阳光下。闭着眼睛,享受着阳光带来的温暖,偶尔还会伸出舌头舔舔自己的毛发,仿佛在整理自己的容颜。享受着阳光带来的舒适,它的身体也透露出一股宁静祥和。
静静的美。偶遇一间老房子门口,主人在简陋的花盆里插上了各种花草,为老房增色,这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主人,房子虽旧,但追求美的心不变,仿佛在证明,这里未被时间忘记。
衢化的记忆。渐渐远去的是老房、老路、老物,也是童年、是回忆、是归属感,更是幸福。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也是衢化区域仅存不多的最老的老房子,如果再不多看看,以后想看都难了,毕竟,以后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少,想拍都拍不到了,仅管我没有在这里生长,但凭着几十年来对“老昌苑”的了解,在拍摄一些画面时,内心也五味杂陈,真的希望能留下什么,而不是一律拆除。如今,这些建筑也只能是逐渐被人们遗忘,也终将消失在记忆中,但属于老衢化的记忆、属于为衢化付出一生的建设者们的光辉岁月,不该被就此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