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标志着仲春卯月的开始。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惊蛰的由来
惊蛰的名称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在唐太宗时期,有一种叫“蛰”的虫子在地下冬眠,直到惊蛰节气才会被春雷唤醒。人们认为,这种虫子是龙的化身,因此惊蛰也被视为“龙抬头”的日子。在古代,人们认为龙是吉祥的象征,因此惊蛰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时节,春雷始响,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纷纷破土而出。一年十二个月,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是指万物从地下冒出的意思,也就是草木都从地下面冒出为卯,卯也就代表着生命力,代表着生机,所以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以南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的习俗
吃春饼:在惊蛰这一天,一些地方有吃春饼的习俗。据说,吃春饼可以避邪驱病,寓意身体健康。
吃梨子:在一些地方,惊蛰这天还有吃梨子的习俗。梨子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对于春季干燥的天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打小人驱霉运:在广东地区,惊蛰这天人们会进行“打小人”活动,以驱赶霉运。他们会用纸做成小人的形状,然后进行击打,寓意着将所有的不顺利和烦恼都赶走。
祭祀祈福:一些地方的人们会在惊蛰这一天去寺庙或者祠堂祭祀祈福,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挂艾草:人们会在家中挂上艾草,认为这样可以驱邪避病。
春游踏青:惊蛰时节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会选择这个时候去春游踏青,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总的来说,惊蛰是一个富有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节气。在惊蛰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习俗活动来祈求身体健康、平安顺利。
幼儿园的小朋友对惊蛰这个节气很感兴趣呢!
小朋友们还念起了有关惊蛰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