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欣向荣,乐在其中——“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专题研讨会”学习总结与反思

申晓琦
创建于01-14
阅读 5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张伟忠老师说:“任何一次教学改革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是打通最后一关,也就是我们老师的课堂。”关于课堂的改革,张老师提到第一个关键词“新”,如何做到新?我有一些思考,追求新课堂,不是一味追求新颖,追求特殊,不是单纯的做一些课堂活动,归根结底,要保留课堂的根,这个根就是教学目标,是具体且实际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一切活动,一切设计都不可脱离目标,让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学生在脱离课本,离开课堂若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在他的生活乃至生命中依然产生影响。所以得出结论:我们教的不是课本,而是技能。语文学科更是如此,教材是媒介,相当于数学的例题,教师的作用是借助文本,除传承汉语言文化外,还要教给学生具体的技能,如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比如在《秋天的怀念》一课,目标设定让学生学会通过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手法来理解母爱的内涵,文章写了身患绝症的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二十岁就瘫痪的儿子,面对儿子的暴怒无常,在儿子发泄心中怒火之时,母亲常常会“躲”在门口偷偷地"听"儿子的动静,这里的"躲"和“偷偷地听"母亲是一边怕激怒儿子,一边怕儿子出事,所以这一躲,躲出了理解,躲出了忍耐,躲出了关爱啊!在母亲的再三央求下,儿子终于答应母亲带他外出看花了,母亲却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再也回不来了……此时的儿子终于明白了"咱娘俩在一块好好活,好好活……"的含义,作者在母亲去世七年后写下的这篇文章,字字含泪,字字含血啊!史铁生怀念,愧疚之感便浸在每个字,乃至每个标点符号之中。如何让学生利用这些词语体会到母亲的隐忍和细腻呢?体会到他们之间的母子深情呢?这就需要一些课堂活动,用换词法,将表示母亲焦急的"扑”和“抓”换成"牵”和"拉",让学生分组去表演,做出此动作去体会母亲的心情;用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反复诵读,去比较,去体验,钻到文本之中,读出语气,悟出字义,品出情感,达到人书合一的境界,自然可体会到原文的两个动词更能够表现出母亲内心的担心,焦急,对儿子细腻的关爱,从而让学生明白人的动作语言是人物内心的外在体现,这样借助相似文本反复训练,学生在今后阅读时就会关注这些能够表现人物心理的动词,分析人物形象;在作文中他也会用这些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张伟忠老师说:“游戏是活动,表演是活动,动手创做是活动,老师带有感情地朗读也是活动。”所以活动形式不是固定的,并且在创新的同时也要守住本,守住教学的目的。

第二个关键词是"乐"。张老师以鲁迅的《社戏》这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来类比课堂中的“乐”。张老师说你的课堂就应该是鲁迅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张老师这句让我产生了共情共鸣。叹口气,好好读读这一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仿着说出一两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听过那天那么好听的歌曲了。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看过那年那么好看的春晚了。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过小时候在老家爷爷每到过年时为孩子们准备的那么好吃的琉璃苹果了……正如鲁迅所言,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地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旨在乐!这一切的留在心底的美好之所以印象深刻,是经历某件事或某种场景带给我们的快乐体验,乐在当时的心境,对过往的怀念,再也回不去的时光……那么,反思自己,我的课堂是否也能带给学生最快乐的体验,也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呢?

引用马萍校长的话"课例探教学之策,闪素养之光;报告现评价之美,明教学之路。此次学习感悟颇多,不一而足。探索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课堂,我们永远在路上。”

      

  

    

阅读 5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